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正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拜金主义的滋生,对我们国家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反对拜金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52.
在本文中,笔者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学,将项目管理中非常实用有效的风险矩阵分析方法引入到火灾隐惠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火灾隐患分析方法。该方法能直观地对隐患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一定火灾信息数据的积累,又能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3.
本文叙述并比较了三种空间角度计算方法——投影变换法、六面体法、球面三角形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范围,对其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进行了一定分析。根据组合夹具的结构原理,对其定位角与定向角的计算探讨出适用于一般情况的计算公式,并就两个典型零件的组合夹具,用球面法进行计算,经其它计算方法验证,球面三角形法有一定的优点。本文提出用迹线法来理解球面法,使球面直角三角形计算公式便于理解和记忆,对推广、应用球面法进行空间角度计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4.
本文针对城市中由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而成的交叉口,提出了在排队全部消散后适当延长主干道方向的绿灯时间的感应控制准则。并用排队论的基本定理对该控制准则下的交通特性作了理论分析。本文还建立了交叉口交通流的仿真模型,运用仿真优化技术(SOT),确定出最佳控制参数,使得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平均延时最小。  相似文献   
55.
在欧氏空间R^n里给出了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化线性无关向量组为正交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通过计算和理论分析表明,对真实冷却剂在真实热环境中来说,自冷发汗过程是难以建立的。以渗银钨和渗铜钨为代表的这类材料称之为自冷发汗材料是不适当的。渗银钨和渗铜钨之所以能成功地用于3873K和6.86MPa的热环境中,主要是由于铜和银良好的导热性带来的大的热沉而不是自冷发汗。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Blaschke积族β_c-{B(Z)-∏((r_k-Z)/(1-r_kZ)) from k=1 to m}的系数,并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9.
从文献(1—7)中了解到有关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实生苗(植株)的形态发生,至今还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前人仅在其某些营养器官的形态发生,或营养器官的某些发育阶段做过些工作。而以上这些研究又基本是在无性繁殖的植株上进行的。作者认为对马铃薯实生苗的形态发生进行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仅报导马铃薯实生苗形态发生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60.
前言1955年7月,作者为调查胶莱河流域自然地理状况,自青岛赴胶县南至胶莱河口,复沿河北行至李哥庄、莱西、古岘、平度,又南折至蓼兰,复去分水口。再北至掖南、海仓一带,历时30余日。对胶莱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行初步考察。但因时值雨季,交通不便,同时,又因时间所限,未得做详细的调查。在调查期间,会蒙各县人民委员会的协助,供给许多资料,并介绍有关流域情况;此外,又得到山东省水利厅水文总站的帮助,供应大量的水文资料,使考察得以顺利进行。本区远在30年前,曾有李秀洁先生作过考察并著有“胶莱运河”一书。对胶莱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作了叙述,特別是对胶莱运河开凿史有较详细的考证。关于本区地质,地形、土壤等情况,虽无专题论述,但有关整个山东之地质、地形、土壤等,已有数篇著作发表,可资参考。本文由于时间仓促,对资料未作很好的整理与考究,特别应当指出的,本区关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