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875篇
  免费   26432篇
  国内免费   46191篇
系统科学   45176篇
丛书文集   38995篇
教育与普及   241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54篇
现状及发展   8379篇
研究方法   2517篇
综合类   904965篇
自然研究   47篇
  2024年   4910篇
  2023年   18992篇
  2022年   16788篇
  2021年   16308篇
  2020年   17156篇
  2019年   24388篇
  2018年   26133篇
  2017年   11797篇
  2016年   15257篇
  2015年   24933篇
  2014年   48794篇
  2013年   46228篇
  2012年   53209篇
  2011年   59919篇
  2010年   60445篇
  2009年   66212篇
  2008年   63597篇
  2007年   63556篇
  2006年   52040篇
  2005年   43624篇
  2004年   39948篇
  2003年   37529篇
  2002年   33682篇
  2001年   29548篇
  2000年   24920篇
  1999年   17421篇
  1998年   10726篇
  1997年   9999篇
  1996年   9091篇
  1995年   7500篇
  1994年   7013篇
  1993年   5850篇
  1992年   5457篇
  1991年   5086篇
  1990年   4533篇
  1989年   5086篇
  1988年   5929篇
  1987年   5166篇
  1986年   4391篇
  1985年   3968篇
  1984年   3545篇
  1983年   3108篇
  1982年   2821篇
  1981年   2458篇
  1980年   1945篇
  1979年   1203篇
  1959年   946篇
  1958年   1314篇
  1957年   1042篇
  1956年   8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21.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知识迭代发展,促使知识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催生了“大学—产业—政府—公众”四螺旋动力结构的建立和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新生态重构。以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为例,考察其四螺旋利益相关主体及实践。从内在机理看,4个主体在互动运作中不仅重新确定了各自角色,而且还建立了大学(知识)—产业(产品)—政府(治理)—公众(公益)的新型逻辑链条,平衡公私利益格局,把公益指向作为人工智能四螺旋运作的中心目标;从外在特征看,4个主体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并牵引其他主体形成环高校创新集群。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发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仍需要在国际比较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基于案例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有必要把握4个方面:一是走进中心,塑造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以专促通,创新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模式;三是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合作人工智能创新的转化升级;四是人本导向,突出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公共价值。总体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要面临技术上的挑战,更要面临来自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222.
针对车辆在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整体运行特性,建立了各条车道的车辆平均延误计算模型。以各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相位绿灯时间为约束,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信号协同配时方案。以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内有轨电车沿线的两个相邻交叉口为例,采用实际数据验证所建立的方法,并设置钩形弯渠化方案。将设置的钩形弯交叉口与其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作为改进方法,在VISSIM软件中对比分析改进方案与现状方案的车辆延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尤其是干道直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可降低车辆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223.
微生物共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真菌-细菌联合体能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种生态功能。有些细菌驻留在真菌菌丝内部,借以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分布和次级代谢过程,这些细菌被称为菌丝内生细菌(endohyphal bacteria, EHB)。EHB的研究揭开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新篇章,是真菌与细菌共生关系中最紧密的代表。在逆境条件下,EHB可以调节寄主生殖机制相关的关键成分或步骤,诱导植物激素类物质的产生,对寄主真菌具有辅助性保护作用。研究最深入的真菌-EHB共生体系是植物致病性根霉菌Rhizopus sp.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引起水稻幼苗枯萎病所必需的植物毒素——根霉素是由伯克霍尔德氏菌所产生的,而非寄主根霉菌本身产生的。EHB也会影响定殖于高等植物的内生真菌的生态和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EHB还有助于激活参与识别、转录调节和初级代谢蛋白合成过程的相关基因。目前已开发出了无菌培养分离EHB的方法,然而对真菌-EHB共生体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综述了菌丝内生细菌EHB及其与宿主真菌的共生体系,阐述这些伴侣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以及EHB对宿主真菌和宿主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4.
以炭黑为载体、双氰胺为氮源,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得氮杂炭黑(NBC),并用于负载高分散的Pd纳米颗粒(Pd/NBC).在无溶剂条件下、以空气作为氧源的苯乙醇选择性氧化中,Pd/NBC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无氮掺杂的炭黑(Pd/H2O2-BC)和活性炭(Pd/H2O2-AC)负载的钯催化剂.表征发现:氮源的添加提高了载体表面Pd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缺电子钯的含量.在90℃下反应3 h,α-苯乙醇的转化率达到87.9%,苯乙酮的选择性为95.4%.反应温度可低至7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25.
为实现遥感估算林冠层氮含量以指示土壤肥力丰缺情况,以顺昌县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毛竹林地土壤速效钾、水解氮、有效磷、pH等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及其林冠层氮含量,确定土壤肥力(FQI)值,分析林冠层氮含量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构建"林冠层氮含量—土壤肥力"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毛竹林冠层氮含量与其土壤肥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一元线性、二元线性、指数、对数等模型可反映这种关系,表达二者关系最佳的模型是二次线性模型(FQI=-0.008 6×N~2+0.523 4×N-7.139 1),精度为75.65%.  相似文献   
226.
高超声速溢流液膜冷却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热防护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液膜厚度作为最基本的参数,对研究液膜形成条件、冷却机理、冷却性能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膜厚测量的基本问题,总结各研究领域内相关的方法,并对各方法应用于高超声速溢流液膜冷却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筛选确定了利用电导法测量高超声速溢流液膜厚度.在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来流Ma=6的条件下,开展了15°楔模型溢流液膜冷却实验,利用电导法测量液膜建立过程中液膜厚度的变化,验证了电导法测量溢流液膜厚度的可行性,并对高超声速条件下的溢流液膜流动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27.
时间作为电子病历中的一类重要实体,对于标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不同阶段的病情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病历文本中的时间可分为独立时间和基于事件的时间,针对这两类时间分别提出了基于bootstrapping的识别算法和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识别算法。其中,为了解决基于事件的时间短语太长而不能准确定位其边界的问题,引入了中文症状知识库作为词典特征,有效地提高了条件随机场识别结果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独立时间和基于事件的时间识别上的F1值分别达到了92.57%和93.98%。  相似文献   
228.
正秦岭川金丝猴是"正牌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秦岭的种群,也是所有仰鼻猴中分布最北的一种。科学家在野外观察中惊讶地发现,秦岭川金丝猴有着复杂的社会系统。仰鼻猴(Rhinopithecus)栖息于海拔2 000~3 000米的高海拔地区,野生种群只分布于中国、越南和缅甸3国。它们的生活环境隐蔽,不易被人发现。仰鼻猴的鼻孔几乎与面部平行,俗称"朝天鼻",这是对高原缺氧环境适应  相似文献   
229.
关于中国沙棘平茬萌蘖出生、生长的研究仅有个别报道,且未能将萌蘖特征与种群结构联系起来.该研究在分析中国沙棘平茬萌蘖出生、生长动态的同时,将平茬萌蘖效果与种群稳定性维持联系起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平茬促萌的意义.结果表明:未平茬母株没有萌蘖出生,而平茬处理的萌蘖植株达6.0~25.0;平茬萌蘖植株的树高生长量上限介于28.3~63.0 cm之间,而未平茬母株的新梢生长量上限仅为7.5 cm;未平茬种群结构为稳定型或衰退型,而平茬萌蘖种群结构为增长型.此外,未平茬母株新梢生长只有1次高峰,在6—7月份;平茬萌蘖植株的树高生长有2次高峰,分别在5—6月份、9月份.由此表明,平茬不仅可以促进萌蘖,而且能够加速萌蘖生长、提高种群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0.
基于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承载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有限杆单元计算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承载机理及受力特性,建立了双桩基础计算分析模型.其次,根据前、后桩与边坡相对位置关系,给出了后桩所受剩余下滑力与前桩所受土压力的比例关系.在传统有限杆单元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陡坡桩受力特征,导得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与"P-Δ"效应的单元刚度矩阵修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的有限杆单元分析MATLAB计算程序.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给出了适用于陡坡段桥梁桩基的设计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理论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正确可行,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