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提出一种采用基于快速成形的立体编织技术来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生人工骨的方法,制造的三种仿生人工骨内部的纤维分别被铺设成螺旋、正交和同心结构,其中正交结构和同心结构人工骨的内部纤维可以被精确地安置在设计位置上,根据犬桡骨缺损修复实验过程中的X光片、组织切片和成分对比等内容,研究了人工骨内部不同的纤维结构对促进成骨和人工骨降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骨修复初期三种仿生人工骨都能提供一定的机械性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螺旋结构人工骨的降解量最小,同心结构人工骨的成骨量最高,说明由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磷酸钙盐等制成的纤维增强型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其中同心结构人工骨具有最佳的成骨作用,其内部纤维结构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52.
基于快速成形的β-磷酸三钙人工骨结构设计及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为基础的人工骨间接制造方法.应用CAD准确设计和控制人工骨内部结构,通过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制造相应的树脂模具,在模具中填充β-TCP生物陶瓷,经过烘干和热分解去模,获得了与设计相符的β-TCP生物陶瓷人工骨,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人工骨构造方法中内部微管道结构不可控的缺点,为构造更有利于细胞-组织长入和成活的人工骨内部空间结构开辟了新路,实验证明,从人工骨的结构设计到最终的烧结成型,整个过程均是可控的,而且按照设计准则所构造的生物陶瓷人工骨内部空间结构,有助于促进其活化。  相似文献   
53.
基于立体成型法的微激励器静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细加工方法,即微型立体成型法以及基于这种方法制造微型电容式激励器的工序步骤,详细分析了该激励器在静电力作用下的静态特性,导出了可动极板处于稳定平衡时的条件及在此条件下的线位移范围,给出了驱动电压与可动极板位移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用所制作的微激励器对上述推证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4.
基于STL模型几何特征分类的快速分层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在分析了影响STL模型分层处理速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TL模型几何特征分类的加快分层处理速度的算法,进一步提出了自适应分类算法和轮廓快速生成算法,并由此戈了快速分层软件、大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高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5.
摘要:针对一代双动半膝关节定制化程度不高,缺少有效的韧带附丽系统等问题,设计出具有有效韧带附丽的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并提出半膝关节韧带附丽概念。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路线,在一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原理和基础上进行韧带附丽装置设计和高度个体化仿生设计。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的树脂假体模型进行在此韧带附丽装置下韧带附丽点的选择、韧带的走行与规律、及假体初始安装角度等探索性实验。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能够有效进行关节韧带重建,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实验表明,选取接近生理状态下的韧带附丽点,并使用LARS韧带进行韧带重建时,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最佳初始固定角度是关节屈曲105°的状态,此时胫骨前向松弛度为5.96±0.05mm,后向松弛度5.00±0.03mm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设计较一代更为合理有效。韧带附丽装置和附丽概念为膝关节韧带重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