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4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通过对大跨越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致振动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在风荷载下结构振动特性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简要介绍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致振动的研究内容和现状,然后从风致振动的研究对象、风致振动的机理和风致振动的分析方法3个方面,分别探讨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致振动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塔线体系风致振动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2.
直立锁缝屋面系统作为风敏感结构,在不同等级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 为减少风灾损失,提出了基于多重性能水准的直立锁缝屋面系统风灾易损性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直立锁缝屋面系统力学模型分析其失效模式以及风致破坏过程,提出以屋面板大肋边节点相对位移作为量化指标,划分并推导了三阶段性能水准及量化模型;结合概率可靠度的风灾易损性分析方法,并以某典型工程为例进行直立锁缝屋面系统风灾易损性分析.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的易损性曲线能很好地预测直立锁缝屋面系统损伤状态,其中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以及风揭破坏状态对应的风速范围分别为0~14.9 m/s、20~26.8 m/s、30~46.9 m/s和大于46.9 m/s,可为直立锁缝屋面系统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针对高频加热装置目前存在加热效率低下、耗电量大、加热温度不均匀等缺点,基于电磁场基本理论与平行磁场同向矢量叠加磁场增强原理,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温度场均匀分布、低功耗的高频电磁加热装置。通过仿真实验对电磁线圈的排列方式、线圈匝数、线圈之间的间隔以及线圈与加热板距离等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获得平行线圈之间的最佳优化间隙为15 mm,导磁加热板和加热线圈的最佳距离为5 mm,实现了低功耗、中心和边缘加热温差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4.
针对目标检测网络中检测头的设计缺少依据,不能对不同数据集进行相应优化的问题,用一至四维的空间离散基准和正样本点(组)分配冲突率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依据。即基于位置的分配原则中,针对特定数据集的正样本点在4个回归量所组成的空间维度中的分布特点,在不高于指定的分配冲突率的条件下,以减少正负样本不均衡度和系统计算资源为目的,设计出具有最少点数检测头的规律。其本质是一个回归基准编码和正负样本分配设计的过程,进而实现检测性能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平衡。得出基于卷积目标检测网络检测头的回归基准可以采用4个回归中的任意组合,但需结合样本分配策略与数据集的正样本分配冲突率进行综合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5.
针对遥测遥控系统采集浮标位置数据时易受外在因素的干扰,提出了一种K近邻优化的参数自适应DBSCAN算法,来检测浮标位置数据中的异常点。通过分析数据集的分布特性生成最优邻域距离值ε和邻域内样本点数量MinPts列表,引入卡林斯基 哈拉巴斯指数对列表中的参数进行评分,将最高评分对应的参数作为最优参数,实现DBSCAN算法的自适应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自适应选择最优参数,对浮标遥测位置数据的异常点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96.
在实际配送中,考虑车速受不同天气、不同时段的影响,根据电动车辆行驶速度与能耗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电动车固定行驶成本、能耗成本、时间惩罚成本构成的总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车辆载重、车辆电池容量、客户时间窗、车辆速度为约束条件,构建动态环境下基于换电模式和时变速度的电动汽车路径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采用实数编码、轮盘赌选择算子、随机单点交叉、随机变异的方式,并以小变异率提高局部搜索能力,然后与车辆速度恒定时的几种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根据客户属性和动态环境下的路网特性,合理安排发车、规划配送路径和顺序,从而降低配送成本,为物流企业运营车辆和优化配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调剖效果预测是对调剖措施进行决策和方案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分析,建立了BP网络效果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模型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效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靠。可利用BP网络模型进行调剖效果预测,并为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8.
全光3R重生技术(重整形、重定时、重放大)是将来高速大容量全光网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而且性能稳定的40 Gbit/s光学3R重生器,它是基于电吸收调制器的2个波长转换器与基于行波电吸收调制器的光钟恢复器构成的,具有造价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未来大容量超高速全光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9.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它不仅可以传送数据包,而且还可以执行数据包中特定的运算任务.主动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地注入所需的服务.但由于传统网络管理不适应主动网络管理,不能发挥主动网络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论文讨论了一种基于节点的主动网络管理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管理机制和设计要点,并对网络拓扑发现和流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0.
下部钻具组合的具体方式将直接影响其所能承受临界失稳载荷的大小。以有限元分析为基础,对不同组合的下部钻具建立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分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样的钻具组合,通过调整下部钻铤尺寸以及扶正器的安放位置,可以实现尽量大的临界失稳载荷,从而达到防斜打快的目的。研究方法为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超刚性钻具组合防斜打快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