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对Contourlet变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自嵌入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生成水印,并将其通过量化的方法嵌入到图像的Contourlet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可区分非恶意操作和恶意操作,并能对图像的篡改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32.
沥青路面离析必然影响沥青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是早期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目测法、铺砂法和激光断面仪法等路表离析评价技术相对落后,试验数据的主观性强、代表性差。研发了路表轮廓激光检测仪,利用模拟铺砂法铺砂体积的"面区域"测点布局理念,对沥青路面宏观轮廓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新的轮廓特征评价指标:轮廓构造深度(QLGS);并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实现了试验数据的自动处理。根据基于新指标的离析分级定量界限对离析程度进行了评判。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能真实客观的描述沥青路面的表面轮廓构造,离析评价的结果与路面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可为沥青路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是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系统来提高基金项目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项目管理决策.为此,该文作者对科学基金管理系统进行了开发性研究,主要介绍了基于.net平台的基金项目管理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应用软件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4.
齿轮在加载循环过程中,粗糙表面微凸体接触会在齿轮次表面形成应力集中,形成初始疲劳裂纹,降低齿轮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研究直齿轮表面微凸体曲率半径、高度对表面弹塑性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Hertz接触理论和粗糙表面形貌的Greenwood-Williamson理论,建立了粗糙齿面单微凸体法向正接触模型、粗糙齿面弹塑性接触模型和不同粗糙度的粗糙界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模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分析得,增大微凸体曲率半径会使接触应力有所降低,微凸体越高所受接触应力越大,且微凸体高度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大于微凸体曲率半径造成影响.根据模型所得结果利用基于多轴疲劳机理的Smith-Watson-Topper方法预测了不同粗糙表面疲劳裂纹萌生所需的加载循环次数.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对粗糙表面接触疲劳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5.
对典型的蔗渣浆无元素氯(ECF)短序漂白流程D0EpD、OpDEp及OpD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二氧化氯脱木素(D0)与过氧化氢强化氧脱木素(Op)的脱木素效率差异及对后续漂白的影响,并分析了漂白过程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的产生量和各漂白流程的直接化学品成本.结果表明:D0段脱木素选择性好,ClO2用量为0.8%时脱木素率即达40%以上,且用量越高脱木素作用越强;Op段在脱出纸浆中残余木素的同时能大幅提升纸浆白度,纸浆白度明显高于D0浆;相同后续漂白化学品用量下,OpDEp漂后浆白度高于D0EpD漂后浆白度,且比OpD漂后浆白度约高12个百分点;相同纸浆白度下,OpDEp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可吸附有机卤化物总量约为D0EpD的50%,其直接化学品成本比后者低约40.00元/t,具有更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在《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提高,成绩的离散程度未发生改变.该课题中提出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和采取的方法,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37.
从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出发,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及师资情况,提出综合实验课程的项目式教学体系构建思路,详细阐述应用化学实验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改革内容、教学实施过程、过程考核机制及教学反思等.以学生为教学主导、教师为辅助,通过文献调研、项目方案确立、实施及成果汇报等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及综合专业能力,很好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反馈优化,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参考,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创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实验教学的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8.
以西双版纳传统腌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MRS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溶钙圈法和EDTA滴定法筛选出产乳酸能力强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试验从腌制品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乳酸的菌株XSBN-4,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36℃,并且葡萄糖和CaCO3的添加量应分别低150、20 g/L.产乳酸最佳发酵条件pH为5.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1 h,乳酸浓度为(84.51±1.33)g/L,产率为(4.51±0.06)g/L/h,残糖量为(0.83±0.03)%,糖酸转化率为(84.51±1.33)%.菌株XSBN-4具有较强产乳酸能力,可作为乳酸发酵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9.
李智  裴家玲  李楠  阚京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298-10306
为了揭示ZIF-8颗粒对甲烷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微观影响机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有/无ZIF-8颗粒体系中的甲烷水合物成核及生长过程。结果表明:ZIF-8颗粒的加入会影响甲烷水合物的成核及生长动力学,加速或减缓水合物的成核及生长过程。ZIF-8不同的加入量对水合物形成动力学亦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其中,加入少量的ZIF-8颗粒可在不降低水溶液中甲烷过饱和度的情况下,通过加速甲烷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运移及水分子的组装行为,促进水合物前驱体及闭合笼状结构的形成,推动水合物的快速成核及生长。当加入的ZIF-8颗粒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甲烷分子从水溶液中逃离出来并在其表面聚集成纳米气泡,致使水溶液中的甲烷浓度降低、水合物形成驱动力下降,最终导致水合物的形成过程被明显地抑制。  相似文献   
40.
新野断层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研究其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南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以2/3D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新野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对凹陷形成的控制作用。根据断层平面走向,结合倾角和断距变化,将新野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空间上认为,新野断层是由多个等倾角面构成的复杂曲面,通过两个垂向轴面和4个横向轴面,将新野断层断面分为11个等倾角区。根据平衡地质剖面复原结果对比,认为新野断层西段、东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中段形成于始新世大仓房期并逐渐与西段、东段硬连接形成一条断层;断层及其上盘地层旋转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断层反转强度自西向东亦逐渐变大。新野断层西段为"座椅式"正断层,中段由"转折式"正断层转"犁式"正断层,东段为"犁式"正断层。沿断层走向的差异沉降和断面形态差异是南阳凹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