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7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0篇 |
丛书文集 | 45篇 |
教育与普及 | 5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现状及发展 | 8篇 |
综合类 | 1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聚己内酯/淀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氰酸酯(MDI)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研究SPCL的结晶性质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淀粉在SPCL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聚己内酯(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用. 相似文献
52.
蔡明干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3):7-10
本文运用政治决策理论考察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决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从决策主体。性质、必要性、重要性、体制、方式、方法、原则、影响因素及科学决策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揭示了它的丰富内涵,归纳出其特征。 相似文献
53.
54.
科学技术史不应该仅仅是成功者的历史。选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研究一下,同样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看来《失败案例研究——N射线事件的启示》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多流程组态的软件编程方式,可提高起动机出厂试验台的试验质量和效率,并使其获得十分灵活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56.
57.
58.
一、概述抛光为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光学元件的抛光质量主要取决于抛光粉的物化性能。而抛光粉的物化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研制方法等因素有关。由于测试抛光粉的物化性质的手段尚不够完善,国内迄今还没有一个衡量抛光粉质量的统一标准或技术指标。元件抛光的合格率波动大,这给抛光工艺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59.
自从声表面波(SAW)技术渗透入电子学领域以来,应用 SAW 器件产生讯号和处理讯号已成为电子学中的一个活跃分技。实践表明,非线性调频讯号能用非线性调频 SAW 色散延迟线产生。非线性调频 SAW 色散线也能够由双色散结构来实现。本文报道了对时带宽积为160,相对带宽为3%的幂级数调频 SAW 色散线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两种设计双色散结构(DD)的幂级数调频色散线(PFM-DL)的方法。给出了理论计算的和实验观察到的频谱、自相关脉冲、群延迟特性。一般说来,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非线性调频色散线。要注意的是,只有频域和时域即叉指换能器的几何图形之间保持着福氏变换关系时才能运用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60.
为确定薄板坯连铸连轧(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FTSR)短流程生产线生产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是否满足装车要求,利用升降法研究了汽车大梁钢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试验应力-对数疲劳寿命拟合的方法要优于直接采用试验应力-疲劳寿命,计算得到了不同存活率下的P-S-N曲线,由图得到疲劳极限强度为294 MPa,经过数值计算得到的疲劳极限强度为287. 1 MP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发现疲劳断裂为韧性断裂,夹杂物为裂纹的起源,结合试验钢的性能指标和装车试用考核结果,确认FTSR生产线开发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满足装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