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结合太原市某热力站的运行管理经验,指出了热力站设计不完善的地方,对热力站换热系统设计提出了优化的措施,针对换热系统运行中各末端用户冷热不均、调节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2.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石油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于国际形势、外交战略以及石油地位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石油外交路径,实现了不同的目标。我国对外石油关系深嵌于国家外交战略议事日程中,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石油外交是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石油外交模式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般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163.
采集了7种较具代表性的文胸肩带,分别通过定伸长5次反复拉伸试验和人台压力着装测试,获得肩带试样的弹性回复率、定伸长松弛强力,以及人台上各测量点的压力值.分别对弹性回复率、定伸长松弛强力和肩带各点压力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肩带弹性回复率与压力的回归模型,以及肩带定伸长松弛强力与压力的回归模型,并对两组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肩带的松弛强力能够较好地反映其在拉伸时由形变产生的内应力对人体产生的束缚压大小,经检验利用松弛强力预测肩带的服装压力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4.
风险投资过程中,项目评估是首要的环节.评估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历史及现状,对项目的未来发展及收益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预测.本文介绍灰色建模预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某电子新材料创业公司的利润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5.
本文针对目前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CDIO思想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及考核标准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6.
RFID系统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也称为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全新的自动数据采集技术,它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简单介绍射频识别技术及其优点,以及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7.
大模板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各重要部位安全性控制的分析,运用计算法提出分析方法,从而得出建筑工程施工中大模板工程重要部位安全施工对策及施工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大气边界层外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了温度、水汽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湍流方差函数.结果表明:水汽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湍流方差相似函数比温度要分散,并且独立于稳定度,说明在森林冠层上空的大气湍流运动中,热、水汽和二氧化碳的输送是互不相似的.文中对这种不相似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将来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9.
损伤检测的经验模态分解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几种典型信号的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分解出内在模态函数分量,再对模态函数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时频图,由模态分量中突变点的位置来识别损伤发生的时间,而由时频图识别频率的变化.对一单自由度系统在刚度突变和累积疲劳引起的缓慢变化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时频图中频率的变化识别出刚度发生突变的时刻及刚度变化的过程和损伤程度.结果表明经验模态分解法是进行损伤检测和时变参数识别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0.
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  杨爽  彭立新  陈宏  王文 《科学通报》2004,49(13):1219-1225
随着基因组数据的大量积累, 人们愈加认识到各种有机体中基因数目的巨大差异. 这些差异的存在表明, 新基因如何产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进化生物学问题, 也是生命科学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 对新基因起源机制的探索, 可以追溯到大半个世纪以前, 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年轻基因——精卫基因(jingwei)的发现, 才使以实证方法研究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成为可能. 此后的10多年中又陆续发现一些新的年轻基因的例子, 对这些基因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在这一领域的认识. 但目前有限的例子难以从整体的水平对基因组中新基因产生的速率以及新基因的产生对原基因组的影响等问题作出解答. 我们正致力于在基因组的水平寻找更多年轻基因的实例, 以期总结新基因起源与进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