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考虑金属的热衰退特性及温度、压力和摩滑速度对混合润滑油膜的影响,建立了湿式铜基摩擦副局部接触摩擦因数计算模型,研究了摩滑过程中湿式铜基摩擦副局部接触状态下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销-盘摩擦因数测量实验对摩擦因数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元件屈曲变形导致摩擦元件间摩擦状态发生变化,在局部接触条件下,接触区摩擦状态随温度升高可分为油膜主导阶段、微凸峰主导阶段、摩擦因数上升阶段和热衰退阶段4个阶段.其中,油膜主导阶段会随摩滑速度的减小而消失.干摩擦状态下,摩滑速度对摩擦因数影响较小.在混合润滑状态下,摩擦因数随摩滑速度增加而下降,且温度越小摩擦因数衰减越显著.局部接触区平均面压较小时,压力对摩擦因数影响较小,当压力超过100 MPa时,接触面压力开始对混合润滑中的油膜主导阶段产生影响,此时摩擦因数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2.
为了减少参数限制对零相关区序列集构造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零相关区序列集扩展方法.该方法将初始序列成对地进行交织变换从而构造出序列长度和零相关区都加倍的新序列集.在初始序列集具有最优参数且集合容量为偶数时,新序列集能够保持参数的最优性.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零相关区序列偶集的扩展,且能够迭代进行从而获得更多的序列集.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入频谱池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其复杂度,由于频谱池具有内在稀疏性,利用压缩感知技术能够进一步减少频谱感知的实现开支。提出一种基于频谱池边界检测的宽带压缩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较少的采样数据恢复出频谱池子带功率在边界发生跳变的程度并据此完成频谱感知。分析了压缩采样信号和频谱池边界的数学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频谱池边界检测的宽带频谱感知的压缩感知模型。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法在不同虚警概率和压缩比下,相对基于边界检测的压缩频谱感知方法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44.
提出一种基于新的域内乘法器的RS(15,9)译码器FPGA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合理的流水线和模块化结构,使得此译码器具有实时处理的能力。根据域内乘法的特点,导出域内乘法器的等效按比特与异或逻辑运算形式。FPGA内部有大量的逻辑资源,利用这些逻辑实现的域内乘法器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将域内除法分解为乘法和求逆两部分,其中求逆运算采用查表法,充分利用FPGA内部SLICE的寄存器资源。仿真表明此译码器可以应用于对处理速度要求苛刻的场合,并且具有实时译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5.
李明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371-5375
基于状态机设计了FPGA平台的卷积码Viterbi译码器。分析了该卷积码的格型图。利用其状态转移矩阵特点对Viterbi译码算法进行了简化。将译码器核心工作过程分为计算、比较、输出三个状态,通过计数器控制状态的转换。针对加法器不同的复用方法提出三种结构的译码器,并对不同结构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这三种结构为实现更灵活的设计提供了选择依据。最后利用Modelsim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时序和译码结果和预期一致,证明该译码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2003年24块固定样地数据、同年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K最邻近分类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土地覆盖分类4种方法,对研究区域2003年的碳储量进行遥感估测。在此基础上,对森林碳密度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及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在4个模型中,人工神经网络的相关系数最高,标准误差、平均相对误差最低,预测精度最高; 研究区不同功能分区碳密度差别不大,森林平均碳密度为52.40 t/hm2,碳储量为278.542 3万t; 森林碳密度与所处位置的海拔、坡向负相关,与坡度、林地土壤水文状况、植物生长状况正相关; 随着海拔的降低和人为干扰活动的增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森林碳密度的空间聚集性减弱,破碎化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47.
PN相位测量是直扩系统时间同步的关键环节,为了使测量系统能够适用于航空航天等具有大多普勒偏移的环境中,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域相关值的三点二次内插PN相位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对接收到的两路采样数据进行分段相关取模累加,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载波频偏的影响;数值仿真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同时具有很好的抗频偏能力.  相似文献   
48.
李明阳 《科技信息》2008,(33):43-43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在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问题,本文试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所进行的改革加以探讨,以提高公共计算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高效的森林经营必须建立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可为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为研究对象,以1979—2012年148块8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构建生态功能指数基础上,进行研究区生态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①1979—201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提高的样地数多于降低的样地数,中高等级样地数的比例呈稳步增加趋势,低等级样地比例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②1979—201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的空间聚集性呈现先增大后急剧下降、又缓慢增强的复杂变化历程,生态功能高值点地理分布中心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偏移的趋势;③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的前4个主要驱动因素大小依次为海拔>植被覆盖度>坡度>人均GDP。【结论】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林地占用与退化,林业政策法规变动对林农森林经营积极性的影响,是导致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加强森林经营与林地保护,是提高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0.
生物入侵对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经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来入侵物种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排挤本地动植物,导致局部种群的消亡,造成局部高密度分布的稀有物种绝灭。外来入侵物种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群破碎化,导致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本地种与外来种杂交,造成遗传污染;局部野生、原始种群消失,导致遗传材料减少。在定性分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基础上,笔者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报道为主要信息源,评估了2000年生物入侵对物种的潜在保留价值和作物遗传资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生物入侵对我国物种资源和作物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7104.14万元和11028.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