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23.
俄语里希望、请求、建议等祈使意义除了用纯祈使句表达之外还可用疑问——祈使句(во просительно-побудитель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来表达。本文探讨表达祈使意义的几种常用的疑问——祈使句形式。  相似文献   
24.
25.
对窄带钢在轧制过程中的再结晶变化规律、轧后空冷时变形奥氏体的转变规律、相变后铁素体晶粒大小以及窄带钢的宏观性能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预报.实测表明该模型组合用于窄带生产实际是可行的;组织含量与力学性能的预报结果均与实测基本相符,这对调整窄带产品结构、提高窄带组织性能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减、隔震支座中的剪切牺牲销钉,其脆性破坏模式易导致群钉共同承载时发生先后断裂,而产生难以协同的问题,销钉截面削弱部位也因应力集中而易导致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疲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伸型限位键的水平限位牺牲装置,通过力转向块将水平限位力转变为作用在拉伸型限位键上的拉力,拉伸型限位键通过采用具有一定长度的截面削弱段使其具有有限的延性能力以防止脆性断裂,并通过大弧度光滑过渡减小应力集中,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开展不同类型限位键和基于拉伸型限位键的限位牺牲装置静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型限位键具有更高的极限变形能力,延性变形能力可通过改变截面削弱段长度进行调节;限位装置整体承载性能与理论预期值符合较好,重复试验下的承载力离散性小,满足群钉协同承载要求.开展了拉伸型限位键和剪切型限位键的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拉伸限位键比剪切型限位键具有更优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7.
在VB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报表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介绍了在VB应用程序中制作报表的两种方法及其实现步骤,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数据报表设计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Excel或者Word。  相似文献   
28.
基于Matlab与VC++混编技术的混杂系统预测控制及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深入研究了混杂系统基于混合逻辑的建模方法,提出变权重矩阵的预测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控制,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变权重预测控制策略能使系统跟踪设定值并满足约束条件。基于Matlab与VC 设计的系统仿真平台,为算法工程化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
电化学执行器能够有效地将电能或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在人造肌肉、仿生机器人和小型化医疗设备等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电化学执行器的组成包括电极层和电解质层,其中电极层主要决定执行器驱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传统电化学执行器的电极材料主要由导电性好、驱动应力大的金属材料构成.然而,金属电极存在柔性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非金属电极材料.本文重点介绍了用于电化学执行器的非金属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电化学执行器的器件结构及驱动原理,其次根据电化学执行器电极材料的不同,分别从导电聚合物、碳材料、新型二维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各种非金属电极材料应用于执行器中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电化学执行器及其电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企业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能力的提升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互联网+"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而持续学习是IT能力提升的重要突进程。基于此,首先对企业IT能力学习的构成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企业IT能力学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再次,通过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并对企业IT知识吸收能力及隐性知识比例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企业IT能力学习效果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提升IT能力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