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静力触探曲线是一种常见的原位测试图形,由于该图形的不规则性及复杂性,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对它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通过对静力触探曲线的变尺度测量实验,着重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触探曲线是分形曲线,曲线分维成为反映曲线复杂程度恰当的统计特征量.同时指出,曲线分形维数与地层力学性质及硬层与软弱夹层数目密切相关,是地层沉积环境,沉积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322.
在分析了Z元件力敏效应的L型伏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Z元件构建的,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的力数字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选择了简支梁弯曲受力方式为Z元件的力载荷承受方式,解决了Z元件由于体积小、厚度薄、脆性大而带来的无法直接施加作用力的问题,实现了力敏现象向力敏效应的转化.首次提出了Z元件的晶格扭应变与等效电阻的微观机理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基于Z元件的力传感器的温漂补偿的必要性和补偿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23.
为解决海岛站移动通信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海南省气象局建设的海岛站为一个站点配置了多个通信设备,实现多个通道同时传输观测数据至省级.但由于条件限制,只能有一个通道的数据作为代表上传至国家级用于业务考核.因此,考核结果完全取决上传通道的数据质量.当该通道缺测或数据质量不佳时,会严重影响站点的业务可用性.此外,用户在使用观测资料时需要从多路数据中对比挑选,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海岛站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流程,提出了一种包含3种整合策略的多通道数据整合算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平台.平台定时从省级中心站数据库读取各个通道的数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整合策略生成整合数据并上传国家级,用于业务考核和用户使用.平台经过4个月的试用,整合了18个海岛站数据,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整合数据相比于单个通道数据,可用率平均提高了31.1%,显著提升了业务可用性,且资料使用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324.
介绍了一种测量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的方法——自准直反射法,用几何传像原理对光路计算,并用来分析光路原理,同时利用理论公式推导出经验公式,且对经验公式进行了精度分析。其测量不确定度为±1×10-3;其次,简要地介绍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了自准直反射法是测量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的简单实用方法,它具有装置简单、数据处理也不复杂的特点。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25.
从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思想出发,以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流程为依据,分析整个流程中涉及到的人群——设计师、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他们之间产生的差异性和矛盾性的因素以及如何使这些环节达到协调与平衡,使产品与人的关系得到和谐.  相似文献   
326.
为了探明跨海大桥群桩基础的冲刷特性,选取铺前跨海大桥桩径4.3 m的大直径34#主墩,研究其群桩基础665 d的海床面变化过程.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基础的冲淤变化特征和流速场对冲刷深度的影响开展研究,探讨了基础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基于75组现场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估算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38#桥墩实测结果来验证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铺前海湾在洋流影响下,桥墩迎水面和背水面同时出现海床面冲刷现象,且迎水面冲刷坑范围与冲刷深度均比背水面大,背水面在1.2倍桩径外为倒三角形状绵长的浅冲刷区,迎水面为深冲刷区.考虑冲刷防护时,应结合水文条件在迎、背水面和没有输沙来源的侧面对桥梁基础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3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