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30篇 |
免费 | 683篇 |
国内免费 | 67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58篇 |
丛书文集 | 1053篇 |
教育与普及 | 73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51篇 |
现状及发展 | 126篇 |
研究方法 | 4篇 |
综合类 | 185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1篇 |
2023年 | 355篇 |
2022年 | 370篇 |
2021年 | 424篇 |
2020年 | 474篇 |
2019年 | 393篇 |
2018年 | 425篇 |
2017年 | 198篇 |
2016年 | 262篇 |
2015年 | 401篇 |
2014年 | 989篇 |
2013年 | 693篇 |
2012年 | 888篇 |
2011年 | 927篇 |
2010年 | 978篇 |
2009年 | 1097篇 |
2008年 | 1041篇 |
2007年 | 1060篇 |
2006年 | 812篇 |
2005年 | 745篇 |
2004年 | 726篇 |
2003年 | 643篇 |
2002年 | 551篇 |
2001年 | 529篇 |
2000年 | 601篇 |
1999年 | 618篇 |
1998年 | 581篇 |
1997年 | 559篇 |
1996年 | 545篇 |
1995年 | 520篇 |
1994年 | 416篇 |
1993年 | 303篇 |
1992年 | 305篇 |
1991年 | 326篇 |
1990年 | 273篇 |
1989年 | 220篇 |
1988年 | 113篇 |
1987年 | 117篇 |
1986年 | 106篇 |
1985年 | 69篇 |
1984年 | 77篇 |
1983年 | 64篇 |
1982年 | 52篇 |
1981年 | 51篇 |
1980年 | 38篇 |
1979年 | 21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1篇 |
1963年 | 17篇 |
1956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4月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决定从5月初起实施一项新的“公务员保护计划”,以防止前总统特朗普一旦赢得2024年大选后对公务员队伍进行所谓的“官僚清理”。除此之外,民主党的国会议员们正试图通过立法进一步巩固联邦公务员的职业保障,但鉴于国会的两党极化现象十分剧烈,这种努力最终通过成法的机会不大。 相似文献
992.
<正>1月8日,美国白宫和国防部表示,将对国防部长奥斯汀隐瞒住院情况并一度无法履职的事件进行调查。此前,奥斯汀于2023年12月22日住院接受手术,并暂时将部分权力移交给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媒体披露,奥斯汀此次是因前列腺癌恶化而不得不入院治疗。2024年1月1日,奥斯汀被送往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进入重症监护室。直到1月4日,希克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才得知奥斯汀进了重症监护室的消息。随后, 相似文献
993.
呼吸道暴露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暴露剂量是评价人员感染风险的关键指标.本文研发了兼具人体热羽流模拟、呼吸模拟及呼吸道仿生功能的呼吸暖体假人,形成了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呼吸道暴露定量评价技术.假人表面温度可在57.6min内稳定于28.9~30.9℃,呼吸模拟器输出流量呈正弦波动,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的调节范围分别为6~20 L/min和 10~20 min-1.基于呼吸暖体假人测量了置换通风条件下颗粒物粒径为0.63 μm时近距离暴露的情况.结果显示:考虑热羽流时,呼吸区颗粒物浓度降低约23%;呼吸区、穿透呼吸道G0级、G4级的浓度分别为环境浓度的4倍、2.7倍、2倍.浓度差异表明,尽管环境浓度与呼吸区浓度及呼吸道浓度存在一定关系,但环境浓度作为间接评价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人员感染风险.本文研发的呼吸暖体假人可量化传染性颗粒物吸入暴露评价中的关键暴露数据,为评价人员感染风险及防控传染性颗粒物传播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正>在国际格局正经历重大变革的同时,东北亚安全形势也在发生着剧烈的震荡。一方面美日韩加紧构筑三边安全关系,使其深深嵌入进美国的“印太战略”之中。另一方面,朝鲜积极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并密切与俄罗斯的关系,做好与美日韩长期对抗的准备。由此,东北亚阵营化趋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5.
由于息肉图像的自动分割病灶区域大小不一和边界模糊,从而导致分割精度较低.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先定位后逐步精细的渐进式消减网络(Progressive Reduction Network,PRNet).该网络采用Res2Net提取病灶区域特征,利用多尺度跨级融合模块将注意融合机制与跨级特征结合,有效应对病灶区域多尺度问题,提升定位准确度.在自上而下恢复图像分辨率的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区域处理模块和多尺度上下文感知模块.前者通过设定递减的阈值逐步挖掘息肉边缘信息,增强边缘细节特征的识别能力;后者则进一步探索病灶区域周围潜在的上下文语义,提升模型的整体表征能力.此外,本算法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特征过滤模块,用于筛选编码器特征中的有效信息.在Kvasir-SEG、CVC-Clinic和ETI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Dice系数分别达到了92.09%、93.05%和74.19%,优于现有的息肉分割算法,展示出了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 相似文献
996.
在寒区建设的碾压混凝土坝,虽然混凝土水化热减少,但是由于气温环境复杂,仍然存在温度致裂风险.本文以内蒙古西屋盖沟某碾压混凝土坝为研究对象,结合有限元方法和实测数据,研究了坝体在施工阶段的温度场,给出了寒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分布特征;通过坝体混凝土最高温度和里表温差这两个指标,研究了影响寒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深入探究长爪沙鼠性成熟过程中生殖系统的发育情况,为其性成熟的确切时间提供直接研究证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 6 ~ 14 周龄长爪沙鼠共 150 只,按 6、8、10、12 和 14 周龄分为 5 组,每组雌雄各 15 只,称量体质量并采集卵巢、子宫、睾丸、附睾样本,测量各样本组织湿重并计算脏器指数;镜下观察卵巢外观形态;细胞计数仪检测精子数量;每组随机选取 6 个样本进行 HE 染色,观察卵巢、睾丸、附睾的组织发育情况。 结果 雌性沙鼠 10 周龄时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均明显增加,且 10 ~ 14 周龄期间无明显变化,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均呈阶段性变化;镜下观察外观,10 周龄、12 周龄、14 周龄组黄体发生率分别为 46. 7%、60%、73. 3%;组织切片显示,10 周龄起可见明显黄体。 雄性沙鼠在 6 ~ 10 周龄阶段睾丸湿重随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0 周龄后无明显变化;睾丸指数在 8 及 12周龄时明显增加,14 周龄时明显减小;6 ~ 12 周龄阶段附睾湿重和附睾指数均随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4 周龄时附睾湿重无明显变化,附睾指数明显减小。 细胞计数仪结果显示,6 周龄时精子数量为 0,10 周龄与 8 周龄相比,附睾内精子数量明显增加,10 ~ 14 周龄期间无明显变化。 组织切片显示,8 周龄起,睾丸和附睾内开始出现少量精子,10 周龄起可见大量精子。 结论 随着周龄的增长,雌性沙鼠卵巢在 10 周龄左右卵泡开始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达到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 雄性沙鼠 8 周龄左右开始产生精子,进入初情期,10 周龄左右睾丸发育稳定,精子达最大数量,达到性成熟,此后附睾继续发育,12 周龄左右发育稳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不同固定液对光镜下金黄地鼠海马体神经元的影响,为金黄地鼠海马体神经元固定液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将 21 只 11 周龄雄性 SPF 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 7 组,分别使用 4% 多聚甲醛、10% 中性甲醛、Bouin’ s、Carnoy、Davidson’ s、Zenker、Helly 溶液进行心脏灌注,剥离脑壳取出完整大脑,在对应的固定液 中 固 定48 h,并制作成石蜡切片,经 HE 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海马体神经元的形态特征。 通过匈牙利 3DHISTECH 公司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测量尺测量神经元细胞直径,比较固定液对细胞收缩的影响。 结果 4% 多聚甲醛、10% 中性甲醛、Bouin’ s 溶液展现了良好的固定效果,固定后的大脑硬度适中,HE 染色后的切片着色适中、色泽鲜艳、神经元各种细胞形态对比清晰,4%多聚甲醛因固定后切片无龟裂而更为理想。 不同固定液固定后的海马体神经元存在细胞收缩方面的极显著 差 异 ( P < 0. 01) ,使 用 Carnoy、Davidson’ s 固 定 后 的 神 经 元 各 种 细 胞 收 缩 最 严 重。结论 4%多聚甲醛、10%中性甲醛、Bouin’ s 溶液是金黄地鼠海马体神经元较为理想的固定液,4%多聚甲醛溶液建议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低延迟和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数据流选择及实时路由更新策略.首先基于模糊理论和链路可用容量确定需要更新的数据流,然后根据链路容量和交换机存储容量的限制进一步挖掘可以同步更新的数据流,以实现实时路由更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大大降低路由更新延迟的同时较好地满足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000.
用含有还原剂的水提取麦芽、小麦、大豆等多种植物原料中的β-淀粉酶,探讨原料组织状态及水提温度、时间、水及还原剂用量等因素对β-淀粉酶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