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湖南宁乡县乡村汉族体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湖南宁乡县乡村418例(男197例,女221例)汉族成人体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 湖南宁乡县乡村汉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5-5.3-1.8,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9-4.9-1.4,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② 男性以30岁为体型分界点,30岁前男性肌肉较发达而体脂相对菲薄,30岁后随年龄增长皮下脂肪积累量增加但体型变化不大;女性以40岁为体型分界点,40岁前随年龄增长肌肉渐趋发达,身体线性度下降.40岁后肌肉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体型变化不明显.③ 湖南宁乡县乡村汉族成人体型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群体相比,宁乡县男性平均体型与鄂温克族(SAD=0.36)和山东乡村汉族(SAD=0.37)最为接近,女性平均体型与鄂温克族(SAD=0.59)最接近.  相似文献   
22.
抽样调查了520例(男343例,女177例)江西赣州客家人和203例(男68例,女135例)广东梅州客家人的手足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拇指类型、环示指长、指甲类型、足趾类型).结果表明:(1)两地客家人的手足4项指标类型的出现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项指标在两地客家人中的男性群体间和女性群体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地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10个族群相比,直型拇指出现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非扁型指甲和拇趾长出现率均处于中等水平;(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赣州客家人具有典型的北方族群特征,广东梅州客家人具有南方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23.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2013年在中国36个地区测量了16 501例乡村汉族成人的身高和体质量,涵盖北方、中部、南方汉族共11个汉语方言族群,由此计算BMI值,并且将其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BMI值进行比较.同日本人相比,中国吴语族群、闽语族群、客家人的BMI值与日本人较为接近,中国其他8个族群与日本人存在较大差异.同韩国人相比,中国西北方言族群、西南方言族群、江淮方言族群的BMI值与韩国人接近,其他8个族群的BMI值与韩国人存在差异.在存有差异的族群中,中国北方汉族的BMI值通常大于或接近日本人和韩国人,南方汉族的BMI值则多数低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数值.  相似文献   
24.
25.
β-防御素的合成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是抗菌肽中的一大家族,从植物到动物均有表达.β-防御素含多个二硫键,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除抗菌活性外,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病毒作用,与受体、趋化因子相互作用等.综述了β-防御素在合成、结构特征和构效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对浙江省诸暨市439例(男195,女244)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浙江汉族卷舌率为69.20%,叠舌率为19.80%,翻舌率为36.00%,尖舌率为76.50%,三叶舌率为9.6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我国各族群中,浙江汉族叠舌率、翻舌率偏高,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山东汉族、湘语汉族和江西汉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叠舌与翻舌、尖舌,尖舌与三叶舌彼此间存在相关.翻舌与尖舌、三叶舌与叠舌、翻舌之间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云南汉族成人围度值的年龄变化特点及城乡间的差异.对云南呈贡709例(男性356例,女性353例)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3项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围度值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对城乡间围度值进行了u检验;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国内的18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男性与女性躯干围度值随年龄增长出现明显的线性增大,均与年龄呈正相关.(2)城市男性及乡村男性年龄组间围度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2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城市女性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29岁组、30~3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乡村女性围度值在多数年龄组间均出现差异.(3)男性、女性围度值城乡间差异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云南汉族围度值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浙江汉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对浙江省诸暨市439名汉族学生(男195名,女244名)的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共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经典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9项头面部指标中上眼睑皱褶、鼻梁类型、额头发际的出现率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6项指标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2)在我国各族群中,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铲型门齿、凸型鼻梁、有尖形发际出现率低,窄型鼻孔的出现率中等水平,凸型下颏、卷发的出现率较高.(3)9项头面部指标中各指标间均无两两相关.  相似文献   
29.
调查了江西省丰城市汉族372例(男为233例,女为139例)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如下:(1)江西汉族卷舌率为65.10%,叠舌率为3.00%,翻舌率为19.40%,尖舌率为77.20%,三叶舌率为7.8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在中国族群中,江西汉族叠舌率、翻舌率、三叶舌率低,卷舌率、尖舌率高于南亚类型族群,低于北亚类型族群.(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布依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翻舌、卷舌与三叶舌、翻舌与尖舌彼此间存在相关.这表明卷舌基因与翻舌基因、三叶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翻舌基因与尖舌基因存在基因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30.
从头面部形态特征角度探讨革家人的源流.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测量了312例革家人(男性160例,女性152例)的头长、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鼻宽、形态面高、鼻高、口宽、唇高和耳上头高等11项头面部指标值,计算5项头面部指数,对13个族群的11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及5项头面部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革家人男性与水族的头面部特征很接近,头的长度和宽度较小,面的宽度较小,唇较高,面较低,头较狭、较高、较圆,鼻较狭.革家人女性与侗族的头面部特征很接近,头长、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口宽、鼻宽值中等,头的圆狭、高低程度中等,鼻较狭,面较低.从头面部特征看,革家人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族群接近,最接近于侗族,其次是水族.革家人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头面部特征更接近于壮侗语族族群,提示革家人的族源应该是百越的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