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利用静息细胞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螺旋霉索(SPM)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种子菌龄为46h,培养基的pH为6.2,静息培养时间为18h时,对SPM合成最有利;乙酸盐、甲硫氨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乙酸加入量为1%时可提高SPM效价一倍;加入0.01%的甲硫氨酸,SPM产量增加50%,SPM的合成对NH_4~+比较敏感,当系统中NH_4Cl的含量达0.4%时,SPM的合成减少42%,如同时加入0.1%KH_2PO_4,可降低NH_4~+浓度1/3,从而解除NH_4~+的阻遏作用。此外,还发现0.1%KH_2PO_4不仅能解除外源SPM对SPM合成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提高菌的生物合成活力近一倍。在静息细胞系统中加入氯霉素,发现SPM的合成是从培养30h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32.
综合运用铁谱、光谱和电镜能谱法,对3.6m圆盘给料机进行了状态监测;运用机械设备的特征比较三步诊断法,确定了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及存在的故障。根据设备状态和故障,对设备操作维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并提供了大型蜗轮副传动装置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1000mm 初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钢锭送进速度与轧制速度不匹配以及万向接轴两端间隙过大是产生咬钢阶段冲击扭振的主要原因;双锭轧制时,减速咬入第二锭及轧制过程中两锭相撞,会引起主传动系统发生强烈扭振。为了降低主传动系统的薄弱环节——万向接轴的扭矩放大系数 TAF,文中对初轧机的操作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针对某热轧厂R3轧机的分体式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轴承盖出现裂纹的现象,用有限元程序Alsor对叉头和轴承盖的强度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结果,对该万向联轴器的改造及轧机的操作、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和信息融合技术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采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将轴承振动时域信号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并分别输入至若干个DBN中进行故障状态识别,然后通过简单投票法将每个DBN识别的结果进行决策层信息融合,从而得到轴承故障的最终诊断结果。通过对单负载和多负载下不同类型和不同损伤程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6.
在换热器性能分析与评价中引入了可用能损率的概念,得到了几种典型换热器可用能损率的一般计算式;提出了一项反映换热器可用能损率相对大小的热力学评价指标NL准则,讨论了流体进口温度比、热容量比、传热单元数及换热器流型对NL准则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采用HNO_2诱变、平皿显色与理性化筛选方法,获得一株L-谷氨酸氧化酶高产稳定菌株Streptomyces sp.N_514。建立了液体发酵产酶的条件,考察了辅加成分对酶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热火用传递过程的基本特性、规律及热量、热火用传递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了火用传递方程和火用损率方程;并以大平板为例,给出了分析热火用传递过程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9.
关于换热器热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和讨论常见的换热器热力学性能评价指标--Yong效应η和无因次熵产数N。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换热器热力学性能评价指标--无因次熵产率(Yong损率)N,分析了讨论的结果表明,该指标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适用范围更广,在换热器的热力学评价时优于Yong效率η和无因次熵产数N。  相似文献   
40.
毛细多孔物料降速干燥阶段的水分蒸发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毛细管内水分蒸发特性和毛细孔隙分布规律,分析含湿毛细多孔物料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机理,得出以下结论:在典型毛细多孔物料的降速干燥阶段,蒸发过程只在物料内部的某一蒸发间进行,并建立了描述蒸发区间位置的微分方程,得到了蒸发区间内蒸发强度的计算式,并讨论了毛细多孔体隙大小分布对蒸发区间和蒸发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