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3种优势树种深秋树干液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热扩散法对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3种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3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速率呈现明显的昼高夜低起伏趋势,白天液流速率变化显著,夜间液流速率变化缓慢;阔叶树木荷与米槠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和峰值远大于针叶树杉木,且阔叶树树干液流速率均为北面南面,针叶树树干液流速率则为南面北面;3种优势树种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水气压亏缺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水气压亏缺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12.
阔叶榧总DNA的提取及其RAPD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阔叶榧新鲜针叶DNA提取过程中,应用pH值较低,无机盐浓度较高的提取缓冲液可沉淀蛋白质,其中加入2%的β-颈基乙醇可有效地防止次生代谢物质使DNA变色。提取出的DNA样品产率在83.7-197.5ng/mg.f.,DNA质量和纯度较高,260nm/280nm光密度比值在1.8-1.9之间。所得DNA可直接用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可用于随机引物PCR扩增,在优化RAPD各种反应条件研究中,确定 了阔叶榧最佳RAPD反应体系为:1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50mmol/L KCl.10mmol/L Tris-HCl(pH9.0).0.1%Triton-100、3nmolμL MgCl2、0.6nmol/μLdNTPs、6μg/μL BSA、1U Taq酶、60ng引物、50-100ng左右的阔叶榧DNA。  相似文献   
13.
5种热动力学方法在树干液流研究中的应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用于测定树干液流的5种热动力学方法(热脉冲法、树干热平衡法、茎热平衡法、热扩散法和热场变形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评述.其中热脉冲法、茎热平衡法和热扩散法技术相对成熟且有商品化的设备提供,应用最为广泛.树干热平衡法和热场变形法虽然都具有无需校准的优势,但因成本较高,且测定技术较复杂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测定方法选择不当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偏差,在测定前必须充分了解所选择的热动力学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被测植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以及测定环境的特殊性,然后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保护完整的常绿阔叶林(forest in conservedarea,C)和地处同镇,生境基本一致,曾受人为严重破坏的吴大源村和七道村的常绿阔叶林(forest with human-caused disturbance,D)为对象,分析人为干扰对建瓯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C群落与D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别为69.3和78.7,差异明显。D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因为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所占比例较C群落增多所致。群落各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及其均匀度计算表明,人为干扰对群落上层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D群落高大乔木待恢复。D群落经过多年封山育林,由于种类入侵和竞争,正在形成物种更为丰富的当地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该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可能是维持甚至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校区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教学实验室重要性、当前教学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和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整体规划、资源共享、开放使用和注重发展文科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并以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教学实验室建设经验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大学新校区建设契机,加强教学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三种木麻黄小枝活性氧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三种木麻黄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木麻黄小枝的相对含水量RWC和叶水势ΨT下降。木麻黄小枝的O2^-产生速率随水分胁迫处理强度加大而增加。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O2^-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SOD、POD和CAT的活性水平也与O2^-的变化相一致,说明木麻黄小枝的水分胁迫损伤,是由O2^-引发膜脂过氧化,致使MDA含量增加,破坏了细胞膜系统所致,综合结果表明,普通木麻黄具有较  相似文献   
17.
测定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种不同层次优势植物叶片碳(C)、氮(N)含量和热值大小,分析探讨C、N、C/N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与热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C、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47. 79%和1. 77%,与全球陆生植物相比,表现为C含量高,N含量低,即N素受限,高C/N表明该地区植物养分利用效率高; 12种优势植物叶片平均C、N含量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C/N呈:秋季冬季春季夏季,C含量季节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 01);不同植被层次植物叶片C含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而N含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0. 01); 12种优势植物叶干质量热值(GCV)、去灰分热值(AFCV)与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灰分含量(AC)与C含量显著负相关; AFCV与N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C含量可反映热值的高低.上述结果可为科学估算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N库贮量,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PV曲线技术比较三种木本植物的水分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PV曲线技术对三种木本植物木麻黄,湿地松,异叶南洋衫的水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浊灶松水饱和时的渗透热q^100π和初始原壁分离时的渗透势q^0π及总体体积弹性模量ε都较低。在植物水分关系研究中,RWC,ROWC,RDW和Ap,ε和V0等水分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药用蕨类水提液和醇提液平板抑菌试验初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应用纸片扩散法对23种药用蕨类的水提液和醇提液进行抗细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有6种蕨类的两种提取液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八叠球菌均有抑菌活性,它们各自最大抑菌圈直径均超过20mm。有11种蕨类的醇提液比水提液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另有6种蕨类水提液的抑菌活性较醇提液的强。对受试菌有阳性结果的水提液,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0.3mm,而醇提液则为12.8mm。实验结果还表明,药用蕨类对枯草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