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高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不大于0.866,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最重原因之一,因此对突破这一限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两种提高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有效方法,即过调制法和谐波注入法.文中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并通过仿真和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使电压传输比提高到1.0左右,但其输出电压中的谐波含量都相应增大.比较了两种方法所产生谐波的特点及其抑制对策和适用范围,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MIPCARD具有从单片机开发到LonWorks开发简单过渡的特点.应用MIPCARD设计的网关可以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开发资源,只需将MIPCARD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就可以实现此网关的前端设计.该网关向以太网提供RJ-45接口,使它和Lon网连接. 相似文献
13.
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矩阵变换器是一种开关序列呈矩阵型的交-交变换器,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已成为交-交变换器研究中非常热门的课题。本文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法,首先,分析直-交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接着,类似地分析交-直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然后把前面两个过程进行综合,得到一种直接的交-交变换器。最后,针对空间矢量调制法,利用MATLAB编制S函数模块, 结合SIMULINK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的现有模块组建成矩阵变换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同时指出在输出端设计滤波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相静止坐标到同步旋转坐标的变换技术(dq变换),建立了dq坐标系上TSMC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dq模型),推导了TSMC电压增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网侧输入功率因数角等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开关模型仿真对dq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以15开关电路TSMC为例,绘制了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网侧输入功率因数角的特性曲线,分析了滤波参数、负载及控制变量对功率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分析结论对于TSMC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新型拓扑结构的交-交矩阵变换器建模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详细分析了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的实现过程,分别应用MATLAB语言和SIMULINK工具建立了矩阵变换器的两种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各有特色。前者主要用于快速地验证矩阵变换器的优良特性和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可行性;后者比较接近于矩阵变换器的硬件系统,为矩阵变换器的硬件系统的制作与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可以对调制策略进行验证。总之,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可视具体情况选用。两种模型具有扩充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整系数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一种既具FIR滤波器的严格线性相位,同时又有IIR滤波器计算量少的整系数滤波器的计算问题,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式变换器的仿真模型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详细介绍了用MATLAB SIMULINK软件包建立的空间矢量调制的三相交-交矩阵式变换器的仿真模型,给出了主要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间接变换法,把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虚拟为交-直变换和直-交变换2个过程,分析了直-交变换器和交直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并将这2个过程进行综合,得到一种直接的交-交变换器;针对三相对称输入电压,矩阵变换器带3种不同的三相对称负载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的输入线电流、输出线电压、输出线电流波形特性,揭示了负载特性对矩阵变换器输入、输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