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7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3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研究方法 | 9篇 |
综合类 | 6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31.
交变电场对煤瓦斯渗流特性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交变电场作用下煤瓦斯渗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交变电场作用下煤的渗透率与体积应力的关系基本上符合负指数方程;交变电场作用使煤的渗透率增大,而且突出煤样的渗透率增大最多,延迟突出煤次之,非突出煤最少. 相似文献
232.
对表面氧化膜厚度不同的6005A-T4铝合金挤压板材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观察接头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并测试拉伸力学性能,研究氧化膜厚度对焊接后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搅拌头转速1 200 r·min-1和焊速750 mm·min-1时,可获得质量良好的接头;通过表面处理改变母材焊接前氧化膜厚度,由自然状态下5 μm增至30 μm,可使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由194.9 MPa下降至177.1 MPa,接头强度系数由82.56%下降到72.38%,说明氧化膜厚度对接头强度有极大影响;通过对接头处断口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确定S曲线中“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Al2O3,而且大量氧化物颗粒形成的弱连接是导致接头抗拉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3.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运动的研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颗粒团运动是循环流化床中气固两相流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描述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运动的研究模型,给出了该模型中颗粒团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对单颗粒及颗粒团的碰撞、破碎、粘附等过程对颗粒团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及数值假定,提出了基于轨道模型上的用于研究颗粒团运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为全面研究颗粒团现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4.
反向凝固复合不锈钢带及其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用反向凝固的方法生产薄带的工艺过程及目前的实验研究方法,借助金相显微镜分析了轧制温度、轧制速度及变形率对母带与凝固层结合质量的影响,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并运用拉剪方法测定了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热轧温度为1250℃,变形率为40%,轧制速度为0-2~0-4m/s时,界面结合较好,结合强度达248MPa·进一步的热轧、冷轧证明用反向凝固的方法生产薄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5.
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的客户机端软件中实现MIB库多变量访问的方法,据此方法在HP9000/715工作站HPUX上开发的相应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中的基模块NMSS实现了对MIB数据库中多变量的访问,即可根据网络管理用户的要求,动态地收集各异种网络设备MIB库中的多变量统计数据,以掌握网络当前的各层状态,从而进一步实施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236.
对含两个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的偏最小二乘(PLS)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路径图、模型设定步骤和求解算法,指出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迭代收敛算法.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算符,给出了PLS算法命令图.并且基于命令图详细讨论了该算法在多维向量空间中的几何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权重关系(A型与B型)对算法的影响,得到了与其对应的各种几何图形.最后指出在算法已收敛与尚未收敛两种情况下,潜变量估计值的投影位置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37.
近年来,电致磷光器件因其在全色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文中针对电致磷光器件中的主体材料,设计了基于二苯氧磷的一系列三嗪衍生物,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三嗪衍生物进行了系统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研究发现:三嗪核决定了该类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84 eV~3.02eV),而其前沿轨道能级可通过二苯氧磷和咔唑修饰单元数量及其比例来逐级调控,最高占据轨道(HOMO)由咔唑决定,维持在-5.85 eV;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受二苯氧磷影响,可以从-1.42 eV降低到-2.33 eV,从而具有独立可调的LUMO能级.综合比较发现,具有两个咔唑和一个二苯氧磷的不对称三嗪(DCzPT)比较适合作为蓝光客体的主体材料,这是因为DCzPT不仅具有高的三线态能级(3.02 eV)和低的LUMO值(-1.74 eV),而且具有较高的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238.
239.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克服实际PWM逆变器系统中多种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新型输出波形控制技术,该技术在逆变器理想标称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输出偏差采用非线性Bang-Bang控制,并对实际系统的建模误差进行快速的观测与补偿,其原理直观,实现容易,能显著提高输出波形质量,且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240.
设计在自然空气、相对湿度95%、干湿循环和浸水4种不同环境中的自修复条件,探究它们对水泥砂浆裂缝自愈合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超声波脉冲速度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测试手段表征砂浆裂缝在不同环境中的自修复效率,利用热重分析和微观形貌分析研究自愈合产物的类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液态水的存在有利于未水化水泥颗粒的继续水化和碳酸钙的结晶沉淀;干湿循环和浸水环境能使宽度约为250μm的裂缝完全愈合,而空气和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的裂缝愈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