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行人再识别过程中存在获取的训练样本较少,真实样本分布不一定线性可分和算法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卡方核的正则化线性判别分析行人再识别算法(KRLDA,kemel regularized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该算法首先利用核函数将样本从线性不可分的原始空间映射到线性可分的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高维空间中构造描述数据之间邻近关系的散度矩阵,再利用正则化线性判别分析获得高维到低维空间的投影矩阵,使得数据在低维空间能够保持高维空间的可分性,从而提升行人再识别算法的识别率。在VIPeR、iLIDS、CAVIAR和3DPeS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52.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信息正呈现大数据特征,由于具有协同合作开放共建,众包机制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建设.在分析其研究热点,即众包平台构建和用户参与分析后,笔者引入"众智科学"理念,对比分析了"众智科学"和"众包机制",并对基于"众智科学"的档案信息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一个SBS(基于服务的系统,service based system)应用端到端性能评价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BS应用动态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静态的初始资源分配和动态的资源分配方案调整相结合,能够适应用户访问行为的动态变化,保证SBS应用端到端性能. 在SBS应用动态资源分配问题求解中,提出了服务吞吐量约束确定算法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SBS应用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SBS应用吞吐量约束确定服务资源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起始服务 到服务间的转移时间计算服务的资源分配时刻,从而能够在保证SBS应用端到端性能约束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SBS应用端到端性能评价模型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无量纲指标作为新的理论工具应用于故障诊断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应用时没有考虑到其他噪声干扰信号的影响,对结果分析有一定的干扰.而经验模态分解(EMD)技术能够提取出振动数据的故障特征信号,针对无量纲指标分析数据时的噪声干扰,提出了基于EMD的无量纲指标处理算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做EMD,分解出的前几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中包含了振动数据的故障特征,去除其他噪声干扰信号的影响;其次求出含有振动数据特征信号的IMF分量的无量纲指标值,做出其无量纲指标的特征范围值;最后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将此算法应用于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实验中,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山杨锈病是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中对山杨林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害。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该保护区内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病原真菌进行了采样、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发生的山杨锈病病原菌属于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该病原生物的发生规律主要表现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初山杨开始发病,6月下旬危害程度逐渐加重,7月中、下旬病害快速蔓延,危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到7月底感病率达到100%;8月中、下旬约有60%叶片发黑,30%的叶片脱落,山杨的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区域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为该林区山杨林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山杨锈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57.
依据袖阀管渗入性灌浆机理,介绍了袖阀管注浆工法的特点、主要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检验的全部过程,介绍了该方法在赤道几内亚第一次成功使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8.
59.
汤皓翔  雷志刚 《科技信息》2014,(12):205-206,220
通过对深圳1号线一期庞巴迪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客室广播主机内部结构及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分析,对故障较高的电路部分进行改造,降低故障率。  相似文献   
60.
雷华国 《甘肃科技》2014,(10):74-75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运营商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程度变高,服务正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分析广电服务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服务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