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1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采用Sol-Gel(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_2/Si基片上制备了约200 nm厚的PZT(锆钛酸铅)铁电薄膜,然后用氩离子束对PZT薄膜进行刻蚀.研究了不同的离子束刻蚀工艺参数(如离子束入射角θ、屏级电压U_s和氩气流量F_(Ar))对PZT薄膜刻蚀速率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PZT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值R_q(均方根值)和R_a(算术平均值)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探针式表面轮廓分析仪测量刻蚀深度d并计算出刻蚀速率V_(etc).结果表明:刻蚀速率V_(etc)严重依赖于离子束入射角θ,在0~75°的θ范围内呈类抛物线关系;当θ为45°时,刻蚀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F_(Ar)和U_s的增加,V_(etc)与两者分别呈成正相关关系,且越来越大.表面粗糙度值R_q和R_a随F_(Ar)和θ的改变而变化,在7 sccm、45°时会有最优值出现;而随屏级电压U_s的增加,在800 V处表面粗糙度值最低.  相似文献   
992.
创造性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体现,其复杂的认知加工依赖于多个脑区的相互作用而非受单一脑区的调控.人脑连接组学的发展为深入揭示创造性的脑网络基础提供了可能,创造性的脑机制研究也正逐渐从局部脑区拓展到脑网络连接层面.功能网络研究表明,默认网络、突显网络、额顶控制网络的协作模式在创造性思维各阶段发生着动态变化;这些网络在静息状态下的功能协作也与创造性有密切联系,高创造性个体的大脑自发性神经活动具有灵活易变的特点.结构网络的证据进一步确认了默认网络与额顶控制网络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创造性认知能力,如远距离概念的检索生成与组合评估.基于创造性思维的双加工模型,已有研究认为,默认网络主要通过自发性联想在记忆系统中检索和提取新颖信息,控制网络负责根据任务要求对当前观点进行评估和选择,突显网络可能根据联想内容的新颖性负责默认网络和控制网络之间的灵活转换.未来研究需要不断整合创造性领域的数据资源,确定创造性的主要成分及对应的测评工具,结合多模态脑影像揭示创造性的功能网络动态协作模式及结构网络的独特作用,并利用多组学多模态的大数据优势实现对个体创造性水平的精准预测评估,探索创造性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大脑可塑性机制.  相似文献   
993.
盛国英 《科学通报》2000,45(Z1):2699-2704
在胜利油田第三系沙河街组3个低成熟的生油岩和5个原油样中检出了一个单芳三环萜烷和两个芳构化三环二萜烷,检出的化合物包括:C19H28 (m/z 145,M+256)C环芳构化三环萜烷,C17H20 (m/z 209,M+224)和C18H22 (m/z 233,M+238)B,C环芳构化三环二萜烷.初步研究结果认为,这些化合物是未成熟有机质的标志物,并具有C18H22>C17H20>C19H28的稳定序,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奥利烯、藿烯、蕨烯、乌散烯等五环三萜类的D环裂解亦可能是B,C环双芳三环二萜烷的成因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了一种将保证收敛粒子群算法与最大类间方差法相结合的快速阈值分割法。该方法根据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原理以分离度大小作为判断粒子优劣的准则,即分离度越大粒子就越好,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图像进行多目标优化搜索。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继承标准粒子群算法易于实现、实时性好等优点的同时,还避免了标准PSO算法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利用2009—2013年上海市降水量数据、上海市近地面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数据、K+浓度数据和农业秸秆露天焚烧火点数据,分析秸秆露天焚烧期间上海市CCN及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周边秸秆露天焚烧的影响,上海市近地面CCN日分布规律呈现单峰或多峰型的分布特征,秸秆焚烧影...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传统的中药指纹图谱信号数据预处理技术存在的算法复杂和运算速度慢的不足,在具体分析中药指纹图谱信号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第二代小波变换和局部重构技术,采用Daubechies小波提升法来实现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分析过程中的基线提取.对田基黄药材指纹图谱(符合AIA标准)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指纹图谱信号峰与基线的分离,提取出的基线更接近真实基线,而且易于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斑马鱼胚胎技术,研究了汞(Hg~(2+))和铅(Pb~(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单一及联合毒性,主要观察和比较了96 h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并采用相加指数法分析比较了Hg~(2+)和Pb~(2+)在96 h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效应类型.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对Hg~(2+)和Pb~(2+)均表现出显著的浓度依赖性,造成胚胎孵化率下降,发育畸形甚至死亡;Hg~(2+)的毒性作用高于Pb~(2+),Hg~(2+)和Pb~(2+)的96 h-LC50分别为0. 081 mg/L和113. 978 mg/L; Hg~(2+)和Pb~(2+)组合在96 h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为阐明双方柱中上游方柱尾流对下游方柱脉动气动性能的影响,在雷诺数Re=8.0×104均匀来流条件下,完成了间距比P/B=1.25~5(其中P为柱心距,B为方柱边长)、全风向角α=0°~90°的双方柱测压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P/B条件时下游方柱脉动气动力、升力功率谱、Strouhal数和气动力展向相关性随α的变化规律.发现P/B<3时下游方柱的脉动气动力整体上小于单方柱,且α≥40°时几乎不随风向角变化.但在3≤P/B≤5且0°≤α≤30°时下游方柱脉动阻力远大于单方柱.下游方柱的脉动气动力、升力功率谱和气动力展向相关性随α的变化规律在P/B=3前后差异显著.P/B<3时,下游方柱旋涡脱落受到显著抑制;P/B>3时,下游方柱的脉动气动性能近似于单方柱.  相似文献   
999.
针对DNA微阵列的高维、小样本及高冗余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分类方法.基于bootstrap技术的样本扰动和kruskalwallis与邻域互信息的特征扰动训练多个具有较大差异性和较高准确性的基分类器;针对教与学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优化精度不高和收敛速度较慢等不足,从"教"与"自学"过程入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实现基分类器的选择性集成,并用于DNA微阵列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类精度、集成规模、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员落水事故,设计了一种新型救生圈,并对该救生圈的功能设计、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进行介绍。与传统救生圈相比,该新型救生圈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大大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