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通过亲身实践探讨研究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有着好奇、好问、好思考和敢想、敢说、敢问的特点,在近几年实际教学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改革活动,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师生情感互动,相互沟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肯定学生独创性的思考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发出生命的激情,获得心灵的感动和成功的收获;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12.
13.
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判决树结合而成的新结构———自适应神经网络判决树(AdaptiveNeuralNetworksDecisionTree,简称ANNDT)。实验表明,基于ANNDT的人脸识别方法,能够综合利用多种神经网络模型和特征提取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识别速度、准确率、容错性和健壮性,而且基本满足开发实用化人脸识别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真核细胞(Eukaryotes),如盘基网柄菌细胞(Dictyo stelium)和白细胞(Leukocyte)等,受到前方传来的外信号刺激后,胞内物质发生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胞质中与质膜结合的磷酸激酶PI3K及其在质膜上的生成物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3,4,5)P3以向前扩散的方式积聚到前沿;而胞质中与质膜结合的磷酸酶PTEN及其在质膜上的生成物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PI(4,5)P2以向后扩散的方式积聚到质膜的后边.通过这种"双向积聚",细胞形成头部和尾部,并在前沿生出伪足,完成初始极化.本文根据已知的实验,分析了"双向积聚"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加以分析.以胞内被激活的小G蛋白(Rac)为触发信号,其梯度与外信号场的梯度一致;PI3K和PTEN作为调控因子,PI(3,4,5)P3和PI(4,5)P2作为标识细胞极化的信号分子,它们的浓度变化由一组耦合的非稳态二维反应-扩散方程描述.该反应-扩散体系源项中包含:PI(3,4,5)P3对PI3K,PI(4,5)P2对PTEN的识别和结合过程,是由蒙特-卡诺(Monte-Carlo)法处理;质膜结合态PI3K和PTEN对PI(3,4,5)P3和PI(4,5)P2施加的酶催化作用,由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过程描述.反应-扩散方程组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数值求解.数值试验显示,产生"双向积聚"的关键是受外信号梯度刺激后的胞内信号分子相互激发或抑制所形成的正反馈或负反馈回路:给细胞质膜头部一个较高的Rac激活率,Rac→PI3K?PI(3,4,5)P3将形成短程正反馈回路(亦即"局部激励"),引起PI3K和PI(3,4,5)P3快速在细胞头部积聚;头部PI(3,4,5)P3增多,限制了PTEN与PI(4,5)P2结合,使得PI(3,4,5)P3?PTEN→PI(4,5)P2形成长程负反馈回路(亦即"全局抑制");引起PTEN和PI(4,5)P2慢慢在细胞尾部积聚.同时发现,PI3K和PTEN含量对细胞极化有明显的影响,并存在使细胞正确极化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43例冠心病患者经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划分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并与高频心电图上高频切迹作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高频心电描记术的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81.9%,符合率为83.7%,正确指数为66.2%;对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上血管阻塞的结果与其相应导联上的切迹数不呈线性相关,而对心绞痛患者似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Q波上的高频切迹对反映冠状动脉阻塞的可能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概括介绍了美国四大科技报告及其各种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闽西南下三叠统溪口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南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硅质岩Si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7%~68%, Si/Al=3.4~5.7,远远低于纯硅岩的Si/Al(80~1 400),表明这些硅质岩中含较高比例陆源泥质沉积物.硅质岩样品w(Al2O3)/w(Al2O3 Fe2O3)=0.61~0.79, w(Lan)/w(Ybn)值介于1.38~1.75间,w(Ce)/w(Ce*)=0.87~0.93, w(Lan)/w(Cen)=1.14~1.43,表明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这一结论与大田、漳平一线相当于当时陆坡下部位置的判别存在矛盾,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另一侧的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正则化牛顿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牛顿法重建效果好和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egular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ROMP)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原有的正则化过程进行了改进.Madab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在重构精度上要高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和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OMP),而在迭代次数和重构时间上要低于牛顿法和正交匹配追踪(OMP).  相似文献   
19.
首先, 由Hamilton 原理推导外侧施加横向激励的输液管道流固耦合弯曲振动微分方程, 针对固-铰支承管道提出一种新的振型函数, 利用Galerkin 法求得前五阶固有频率表达式, 并且通过对比验证了新振型函数的正确性. 其次, 在一阶截断情况下求得这类管道的挠度、弯矩和剪力表达式, 讨论了流速、液压和外激频率变化对固-铰支承管道中点挠度和最大弯矩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新振型函数确定的前五阶固有频率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同时验证了输液管道固有频率对液压和流速的依赖性, 也证实了对于流固耦合问题, 结构发生共振与外激频率接近结构固有频率有关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规地层条件下,套管的强度具有足够的富余量,因而一般对套管的偏心影响考虑较少.但在深井及盐膏层地层中,套管偏心的影响不可忽略.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区块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套管受挤变形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套管偏心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绘制套管偏心与套管最大应力的对应关系图,回归套管偏心与套管最大应力关系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地应力下,在最大地应力方向,套管偏心距越大,套管抵抗非均匀载荷能力越强;在最小地应力方向,套管偏心距越大,套管越容易挤毁.最后,利用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区块的最低钻井液密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套管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