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3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19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45篇 |
丛书文集 | 158篇 |
教育与普及 | 24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9篇 |
现状及发展 | 19篇 |
综合类 | 47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228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15篇 |
2011年 | 226篇 |
2010年 | 259篇 |
2009年 | 291篇 |
2008年 | 295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66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27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9篇 |
1964年 | 7篇 |
1957年 | 8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进水碳磷比对连续流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考察进水碳磷质量比(m(C)/m(P))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系统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保持在250和45 mg/L左右,通过改变进水TP浓度来调整m(C)/m(P).实验结果表明:在m(C)/m(P)比分别为64.1,42.0,33.0和17.8的情况下,TP去除率分别为93.2%,92.0%,78.3%和65.8%,除磷效率明显降低.在m(C)/m(P)>42.0的情况下,出水TP低于0.5 mg/L.随着m(C)/m(P)的降低,反硝化聚磷污泥释磷量和净聚磷量增加,净聚磷量分别为3.63,5.33,6.26和10.3mg/L.m(C)/m(P)减小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性,但出水磷浓度会有所增加,可通过适当延长后置曝气池停留时间来降低出水磷浓度.m(C)/m(P)对COD的去除和脱氮的效果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保持在85.6%~93.1%,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3%.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大明山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85个林隙的调查,了解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方法】在大明山3.2hm^2永久样地内仔细寻找每一个林隙,记录林隙形成木的种类,测量其胸径和高度,判断林隙形成木和林隙的年龄,绘制树冠投影图。【结果】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在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1.70%和52.90%,干扰频率分别为1.793%·a^-1和1.32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76a。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由树木翻蔸形成的林隙最为普遍,占51.88%,其次是干中折断而形成的,占37.88%。林隙大多由0~1株树木形成,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3.45株。EG的大小多在200~600m^2,其中以200~3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56.47%);CG的大小多在200m^2以下,以100~2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37.65%)。大部分林隙是在2年前形成的,占68.40%。林隙形成木种类超过42种,主要是云贵山茉莉(Huodendron biaristatum)、罗浮槭(Acer fabri)、栓皮木姜子(Litsea suberosa)、百色猴欢喜(Sloanea chingiana)、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天目紫茎(Stewartia gemmata)、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占形成木个体数的68.51%。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15~20cm。【结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特征不同于热带山地雨林,也与南亚热带低地的常绿阔叶林存在显著区别。2008年特大冰冻干扰是造成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正人体肠道微生物时刻伴随人类成长,不仅帮助消化食物,更是人体有效抵抗外界病原菌入侵的屏障。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平衡稳定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于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存在大量共生微生物,它们大部分寄居在人的肠道中,数量超过1000万亿(10~(14)数量级),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以上,其总重量超过1.5公斤,若将单个微生物排列起来可绕地球两圈。胃肠道是微生物的"大仓库",人体就是一个移动的微生物聚集地。从基因组角度看,一个健康成年人肠道微生物的全部基因组数量异常庞大。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人类 相似文献
35.
37.
黄喉拟水龟繁育与养殖技术转化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项目的主要内容
(1)利用前期成果建立的黄喉拟水龟种质鉴定技术及种质标准,在生产中鉴定与区别不同品系,并分品系进行繁育生产。
2)利用前期成果建立的黄喉拟水龟繁育技术,在黄喉拟水龟大规模苗种繁育生产中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人工调控,以有效提高健康幼苗的获得率。
3)利用前期成果建立的黄喉拟水龟苗种性别控制方法,在生产中应用,根据养殖目的选择性生产单性别的后代,以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38.
数字岩心技术在油气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数字岩心重构方法存在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使用带有梯度惩罚的生成对抗神经网络(WGAN-GP)实现页岩的三维数字岩心重构。以三组分的页岩图像为训练样本进行模型的训练,得到了可以生成三维页岩图像的生成器模型,进而重构了多个三维岩心图像。将重构岩心与原始岩心进行了各种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构岩心与原始岩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使用WGAN-GP进行岩心重构具有岩心生成速度快、重构图像尺寸不受限制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针对传统陶瓷3D打印存在打印效率低和成型件具有各向异性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一种连续面曝光陶瓷3D打印新工艺,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富氧膜并结合配制的树脂基陶瓷浆料实现陶瓷素坯件的连续打印.阐述连续面曝光陶瓷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研究陶瓷浆料的配制,并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揭示了关键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和规律;最后,结合优化的工艺参数,通过两个典型案例(镂空件和薄壁件)连续3D打印,以及所打印的素坯件经脱脂烧结后性能的表征和测试,证实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了陶瓷零件连续3D打印工艺,为探索高效、低成本连续陶瓷3D打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