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1篇
系统科学   116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1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26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高师数学教改的目的之一是突出数学教育的师范性,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因此必须确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改变以往在学生成绩评定中重考试结果而轻学习过程的模式,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有效地控制每个师范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初等数学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引入了对称上强制的定义,提出了非线性似变分不等式组问题的Mann迭代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在一定条件下的收敛性,使笔者提出的算法比文献[1]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24.
临摹是进行书法学习的开始,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是汲取优秀传统书法作品精华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具体体现在:临摹是书法创作的基础,集字是进行初级创作的好帮手,创作是书法临摹的升华。  相似文献   
25.
26.
电化学沉积Cu-In-Se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钼箔上制备Cu-Se、In-Se和Cu-In-Se薄膜,对电沉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测试,发现Cu-In-Se是一种诱导共沉积,虽然沉积膜不具备化学计量比,但具有一定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27.
本文根据信号重构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系统仿真方法。该方法是对时域矩阵仿真方法的扩展,即保留了时域矩阵方法快速性的特点,又提高了仿真精度。文中还对该方法的截断误差做出了估计,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仿真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目前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基本上采取的是“统筹法”和“公式法”,这两种方法对工程的概算、预算的精确度及工作效率都产生了那样或这样的问题。本文从建筑图的正向分析开始,进而讨论了工程量计算模型的定义,在定义基础上给出了轴线的方向函数以及方向优先算法和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9.
贵州苦丁茶黄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郁建平  万晴姣 《贵州科学》1998,16(4):286-290
对贵州5种主要苦丁茶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薄板层析研究,用HPLC对黄酮醇类进行了定量,与银杏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主要苦丁茶植物中黄酮含量丰富:一些种的黄酮甙元含量和银杏叶相当。这表明,苦丁茶是一类有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30.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