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菊花、野菊与复方药中的5种主要营养成分,所选体系对木犀草素和槲皮素有很好的分离效果。研究了电极电位、缓冲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化的实验条件。以碳圆盘检测电极为工作电极,直径300μm,检测电位为0.95V(vs.SCE),在50mmol·L^-1硼砂-硼酸(pH=9.2)缓冲液中,研究组分在20min内完全分离。5标样检出限(S/N=3)在0.9×10^-6-2.5×10^-6g·mL^-1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科学地规划与布局生产线,越来越有效的方法是计算机仿真.为此,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对浙江某有限公司炼漂车间生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以发现现有生产系统中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前后的生产线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生产系统仿真优化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四大滴定的终点误差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现有的比较重要的《分析化学》教材中,在讨论终点误差时,对于不同的滴定体系讨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例如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常常从质子等衡的角度出发进行讨论,而沉淀滴定则常常从物料平衡来讨论。因...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季节性冰冻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情况和降水渗入路面结构后产生的水害问题,指出了对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的结构形式,提出沥青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可作为集水沟的填料和透水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惯用型“--ィニしさかっこ”“-- ィニっねこ”“ィニともぁっこ”的用法入手,以“ィニっねこ”的用法为基准,用具体用例进行分析比较,弄清了各自的用法特点,指出了惯用型“--ィニしさかっこ”一般表述个人的个别的事项;“-- ィニっねこ”表述前后具备动态的渐移性的变化,并含有粗略的比例关系;“ィニともぁっこ”叙述的是非个人的规模大的问题严重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对日语新试题特点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泛读课的教学及训练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蓖麻蒴果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淄蓖麻五号为研究对象,对蓖麻蒴果断面形状及结构特点加以描述和测量,并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蓖麻蒴果在压载作用下顶部和中部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建立了蓖麻蒴果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蓖麻蒴果果壳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由最大拉应力引起果壳破裂.顶部压载荷作用时,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蒴果果柄顶部中缝处,拉应力引起中果皮内面产生裂纹;而中部压载荷作用时,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出现在蒴果中果皮中缝的两端,拉应力也引起中果皮四周角靠近直线处的内面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18.
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全长cDNA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c(+)中,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后获得表达菌株. 该菌株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带有组氨酸标签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3%. 包涵体经洗涤和溶解, 在变性条件下利用Ni2+螯合柱纯化、 尿素梯度复性后, 得到纯度达98%以上的纯化蛋白. SDS-PAGE显示纯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000, Western-b lot分析表明, 在相应分子量处有一特异性条带, 说明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人细胞周期蛋白D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物流配送不确定因素,运用GPS/GIS/GSM信息技术和构造性算法,把物流配送问题分成静态问题和动态问题来考虑。在已经得到静态调度解的基础上,分析实际可能发生的需求、交通和车辆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运用最近插入法、Dijstra算法,提出了解决物流配送过程中不确定性信息的车辆优化调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研究菊花中的糖类,并首次测定出D-甘露醇的含量。比较了不同种菊花中D-甘露醇及6种糖含量的差异。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液的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D-甘露醇及糖类成分分离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0.300mm的铜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0.65V(vs.SCE),0.1mol·L。NaOH运行液中所列组分完全分离,检测限(S/N=3)2.5×10^7~0.8×10^-6g·mL^-1之间。野菊电泳图谱在15.5-20.0min之间具有独特且相对稳定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