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10篇
系统科学   100篇
丛书文集   508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83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2015篇
  2001年   3245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71.
深入分析了跳汰过程中颗粒运动的特征,应用马尔可夫链理论建立了跳汰分层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在实验室U型跳汰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结果揭示了跳汰床层中物料分层的形成过程,很好地解释了当中等密度物料多时分选效果变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2.
利用啤酒大麦植株穗的离体培养,研究了旗叶的存在与否与不同氮素浓度对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旗叶存在无旗叶或1/2旗叶的穗粒数有所增加,而1/2旗叶和无旗叶的穗粒数相同。在开花斯和开花前7天进行啤酒大麦旗培养,结果表明开花期培养在0.5%和4%蔗糖浓度下,随氮素浓度下升而穗粒数增加,二者差异不显著,开花前7天穗离体培养在4%蔗糖浓度下随氮素浓度上升而穗粒数增加,在0.004%氮素浓度下穗粒数为10.3粒,在0.064%氮素浓度下穗粒数为25粒,二者差异显著,说明氮素浓度对穗粒数影响与蔗糖浓度有一定关系,本实验进一步证明,开花前7天培养在0.5%蔗糖浓度下,穗粒数随氮素浓度下升而下降,这说明啤酒大科在开花前7天这段时间对蔗糖浓度最敏感,此期是影响啤酒大麦结实率的最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773.
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系统选育法、人工诱变、回交法等途径,以云南已建立的自然条件、人工控温鉴定和反复鉴定选择法相结合,培育出一批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s);揭示了系选NIL云粳9号与西南175、回交NIL与十和田、02428与极强耐冷品种、滇农S-1与优异种质之间耐冷基因的遗传规律;选育出一批强穗数型中间母本和优异核心种质聚合系;农林20/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0主要分布在第1,3-8,10和第12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74.
在纸浆中加入碱性湖蓝和青莲,pH值调至6.5,纸张白度稳定,不易返黄,视觉效果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775.
乙醇脱水反应的制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脱水因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产物,本文讨论如何控制一定条件使脱水反应能生成不同产物。该实验提出了实验中的条件,分析了原因,因而可供同类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76.
就高师生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育现代化课程的内容及高师生在教育实习中如何编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7.
在原来采用差动变压器检测动不平衡质量的基础上,提出用光栅式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共同检测动不平衡质量信号的设想,即当动不平衡质量较大时,采用差动变压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控制激光去除较大的动不平衡质量,当剩下的动不平衡质量较小时,差动变压器不灵敏,则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光栅式传感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可大大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去除精度,对光栅式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的作用与选择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78.
生物高分子聚乳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  齐霁 《松辽学刊》2001,(1):31-33
本文阐述了生物可降解聚乳酸材料的合成原理与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779.
780.
芳基甲烷在有机溶剂介质中,碱催化下的氧化缩合反应,是合成二苯乙烯(烷)类化合和的重要途径,利用1H NMR谱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多种芳基甲烷的氧化缩合反应,结果表明:芳基甲烷中,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影响其氧化缩合反应活性及产物的结构特征,取代基吸电性越强,吸电基越多,氧化缩合越易发生,越易于生成二芳基乙烯(烷)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