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4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101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2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3篇
  19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角尺度、大小比数2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鲁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刺槐和侧柏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该园油松、刺槐和侧柏人工林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484、0.503、0.504,分布方式均为随机分布;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484、0.498、0.478,林分在大小比数为0~1的株数比例相差不大,说明林分不同径级的林木分布较均匀,林木个体分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902.
低功率状态下煤液化油的雾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某航空发动机离心式雾化喷嘴,对煤液化油在冷态下的雾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石油基3号喷气燃料(RP3)的雾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煤液化油雾化粒子的直径随燃油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力增加到1.3MPa后,再增加燃油压力,对粒子直径影响不大。小粒径粒子主要集中在雾锥中心区域,在雾锥边缘处粒子直径较大。与RP3喷气燃料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煤液化油的雾化粒子Sauter平均直径高于RP3喷气燃料。  相似文献   
903.
基于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方柱绕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动力论出发,探讨了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流动的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根据粒子平衡分布函数和非平衡反弹思想,提出了高效的出口边界条件处理格式.结合区域分裂技术设计了适合集群计算机运算的LB并行算法,并用C++程序语言开发了LB并行计算程序.通过对不同雷诺数时的方柱绕流模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详细分析了雷诺数对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4.
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化感作用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化感作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治及利用提供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905.
高炉料面煤气流分布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炉料面煤气流分布难于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高炉料面煤气流分布识别方法.在对高炉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高炉中几个重要的过程参量.同时采用区域划分的方法对十字测温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3个主要位置的特征值.根据布料模型建立O/C计算模型,并提取O/C特征指数.最后综合多种检测信息,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高炉料面典型煤气流分布形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源信息的识别方法,识别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10%,也避免了误识别的情况.  相似文献   
906.
主要证明了在Xω中不存在极大和极小I-析取ω-语言,提出I-析取辖区概念并证明其是稠密语言.  相似文献   
907.
机床颤振过程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试验,揭示了切削颤振从产生到剧烈的全过程:颤振会在一个特定的切深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随着切深的加大,该频率上的振幅会逐渐增大;当切深达到另一个特定值时,剧烈的颤振会导致工件与刀具的短暂脱离;当切深继续加大时,颤振频率降低到一个新的频率上并保持不变。通过激振试验,确认了这2个颤振频率分别是工件系统和刀具系统的固有频率。从颤振能量补充和质量效应的角度分析,颤振应发生于2个最终执行部件之一。建立了一个具有2个颤振主动体的颤振模型,该模型更适合颤振监测和抗颤振结构改良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8.
HH变换在地震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仿真信号和实际地震动信号的分析,指出HH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中产生的虚假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主要是由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没能将信号中频率相近的分量分解开而产生的.这种虚假的IMF在对地震动信号进行分解时很难将其排除,并且不能正确给出地震动的能量在频率上的分布.此外,Hilbert变换对某种信号会给出错误的瞬时频率.因此将HH变换应用于地震动信号分析时,将Hilbert变换同小波变换联合应用以得到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09.
双丝电弧焊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多丝尤其是双丝电弧焊的分类,对双丝三弧焊、串列双丝焊、双丝预热填丝焊、并列双丝焊、串联双丝焊等焊接方法的特点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双丝焊的研究现状,对双丝焊的优点及其应用、双丝焊设备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910.
笔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从适宜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株行距设计、整地方法和作业程序.机械造林.抚育管理、机械开沟整地造林的优点等七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建设中机械环山开沟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