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7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为了使苏北地区晶质石墨矿勘查取得新突破,研究苏鲁造山带(江苏段)典型石墨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双湖石墨矿床地质、物探等综合特征,结合研究其成矿模式及关键找矿要素,总结了找矿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双湖石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东海杂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一套大理岩-变粒岩-石英岩中,含矿岩性为石墨石英岩、含石墨大理岩,系多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双湖石墨矿属区域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矿,矿(化)体的产状、规模、形态均受大理岩控制,大理岩既是含矿母岩,又是赋矿围岩。石墨矿化体与低阻高极化异常基本吻合。据此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预测模型。可见,在含矿地层附近采用激电测量是快速确定找矿远景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2.
太阳电池电极与铝背场烧结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辉  晏石林  陈刚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103-6105
在太阳电池的生产中,由于硅材料与各种电极浆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太阳电池在烧结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成本。采用有限元法对电池电极烧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由于硅与电极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引起的弯曲问题以及电池片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讨论了硅片层厚度和铝背场厚度对电池片弯曲度的影响,并对电池片在不同弯曲度下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03.
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利用焙烧法生产可溶性钾肥,对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分解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富氧化钙区域内,CaO-SiO2、CaO-Al2O3和SiO2-Al2O33个二元体系及CaO-SiO2-Al2O3三元体系的热分解固相反应将优先生成2CaO·SiO2、2CaO·Al2O3·SiO2,并且随着氧化钙组分的增加,反应产物最终向2CaO·SiO2和3CaO·Al2O3转化.根据这种趋势得出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热分解体系最佳的物料(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摩尔配比为1∶1∶14,并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04.
以高温热解金属有机框架生成的氮掺杂碳材料(CN)为载体,钯单原子(Pd1)为活性组分,制备负载Pd1的催化剂(Pd1/CN)。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Raman)对Pd1/CN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评价了其在室温条件下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结果表明:Pd1/CN催化剂的制氢性能明显优于常规Pd纳米颗粒(NPs)和负载Pd纳米颗粒的Pd/CN。分析反应条件对产氢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 mol/L NaOH和0.6 mol/L HCHO浓度下,Pd1/CN催化剂30 min内的产氢量最高,可达54.5 mL,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5.
基于平面滑动与圆弧滑动模式,构建了具有最危险滑动面搜索过程的崩岸概化模型.该模型耦合了坡脚冲淤、潜水位及河岸稳定性计算模块,其中圆弧滑动模式考虑了土体的垂向分层结构.采用该崩岸模型计算了2014年上荆江典型断面的崩岸过程,结果表明:在坡度较缓的断面,圆弧滑动模式的计算误差更小;在荆55断面,圆弧和平面滑动模式计算的崩塌次数分别为10次和2次,崩岸宽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1.5%和29.9%;在荆61断面分别为7次和1次,崩岸宽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和6.1%.最后开展了河岸土体参数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分析了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及土体垂向分层结构对崩岸过程的影响:随着抗剪强度参数的增加,模拟的总崩岸宽度呈减小趋势,单次崩岸宽度和崩岸次数的变化趋势与黏聚力及内摩擦角代表的力学特性有关;另外砂土层作为软弱夹层会通过增大单次崩岸宽度或崩岸次数来增加总崩岸宽度.  相似文献   
306.
基于博弈理论解析中国制造业低碳创新网络国际化进程中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博弈机制,并运用多主体仿真模拟实验分别分析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中国际化程度、网络结构及网络关系在不同网络偏好状态下对网络低碳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国际化广度负相关于低碳创新绩效,国际化深度对低碳创新绩效的影响先负后正;中心度正向促进低碳创新绩效,而结构洞对低碳创新绩效的影响无规律性;网络密度正向影响低碳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强度只在初期正向影响低碳创新绩效,中后期影响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7.
以软化点为85 ℃、0.30~0.45 mm的中温煤沥青颗粒为原料,采用悬浮法制备沥青球,采用混合氧化法(HNO3液相氧化和O2气相氧化)对沥青球进行不熔化处理. 不熔化沥青球经过炭化、CO2活化法制备沥青基球形活性炭. 采用SEM、TG/DTG、FT-IR对沥青球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法制备的沥青球表面光滑、平均球形度0.981、粒径分布集中,0.30~0.45 mm的沥青球质量占比超93%. 活化温度940 ℃,保温6 h制得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1 545 m2/g、微孔率为7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