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综合类   8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通过实测大同煤田塔山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指出采用《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附录F的经验公式计算导水裂隙带时,必须根据不同固体矿产、不同开采条件完善该经验公式,以便更好地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2.
针对汽车车轮冲击试验,通过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确定车轮结构中的最大应力及危险位置,并通过实验应力分析,利用动态电阻应变仪等,测定并计算车轮结构中关键点的应力响应,利用MATLAB计算并绘制Von Mises应力响应曲线。通过对比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结果,提出修正系数,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修正,该结果可用于企业的车轮设计,提高产品结构设计的一次合格率。  相似文献   
53.
54.
羌梦华 《科技信息》2009,(14):32-3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142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职业需求、对职业实用性体育知识的掌握、学生课余锻炼等方面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实验教学在学生认知方面的影响效果,期望为职业实用性体育的较好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罗梦华 《科技资讯》2006,(7):138-139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是增长求知欲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体现学习中的主动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从若干方面评述了中学物理教育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学物理,并同诸科技及教育学者商榷。  相似文献   
56.
1994年,为了推动中国的北极考察,我带领浙江电视台一个摄制组;进入北极地区拍摄专题片《世纪的传递──北极探秘》。我们从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挪威一直拍到芬兰,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进入俄罗斯。当我们进入挪威时,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挪威大使馆只给了我们五天的签证,而我们在挪威首先要拜访目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然后还要去斯瓦尔巴德群岛,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然而,当我们飞到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时候,岛上的总督告诉我说 “你们不必着急,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签字国,你们想在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当时我一听非…  相似文献   
57.
北极的土著居民,是在最后一个冰川期,慢慢地往北迁移到冰的边缘,冰边缘一带因为水多,草就多;草多,动物就多.那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是靠游猎追逐这些动物,动物往北迁移,他们就往北迁移,最后他们就首先进入了北极圈,这些都是黄种人.黄种人在人类原始开拓地球的时候,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的.因为除了欧洲和非洲之外,其他地方都是黄种人发现的.  相似文献   
58.
裂(隙)纹是宁夏贺兰山岩画表面完整性严重破坏的典型病害问题.本研究基于声发射原理,利用单轴压缩试验模拟岩画载体材料岩石所受荷载,分析岩画载体材料强度破坏模式,获取声发射信号特征,探究AE时空演变规律,建立基于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的损伤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破坏呈现“圆锥形”,其损伤发展主要经历原生裂纹闭合、次生裂纹发育以及裂纹贯穿破坏3个演化历程;损伤演化模型的力学和物理意义明确.声发射特征与变形特征紧密相关,能够表征岩石内部损伤过程,可以用来判断岩样岩石内部(微)裂纹状态,为石质文物载体材料裂纹扩展至破裂失稳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9.
位梦华 《大自然》2012,(2):8-11
1982年,我第一次从美国去南极,距今正好30年:1991年第一次进北极,到现在也已21年;就连2005年参加的第九次北极考察也已经过去6年了。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江西地区钩端螺旋体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为后期建立江西地区钩端螺旋体菌的发病模型提供菌源。方法通过捕捉钩端螺旋体疫源地的储存宿主——褐家鼠,无菌操作摘取肾脏,将肾脏接种到EMJH培养基中培养、纯化菌株。对纯化后的钩端螺旋体用钩体外膜脂蛋白LipL32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以鉴定菌株,并对分离菌对金黄地鼠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分离纯化到一株钩端螺旋体菌,PCR扩增为阳性,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证实上述序列与钩端螺旋体菌FDAARGOS 2 03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CP020414. 2)同源性为100%。分离菌对金黄地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结论我们成功从江西地区储存宿主褐家鼠肾脏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菌株。本次研究为以后分离纯化钩端螺旋体菌累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收集江西省内流行的钩端螺旋体菌型,为钩端螺旋体菌的发病模型提供菌源,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可靠的临床早期诊断产品,以期达到有效控制江西省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目的,降低公共卫生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