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篇 |
教育与普及 | 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13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构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我院教师最新科研成果,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研究引入到课堂、实践与毕业设计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实践证明,将科研引入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课程的建设,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2.
利用GTOPO30 DEM数据模拟了东北东部山地的集水区和溪流结构,并结合坡度和海拔研究了溪流等级在地域上分布的特征.根据溪流建立50m BUFFER区,然后研究了不同等级溪流的BUFFER区内NDVI的分布特征.最后得出,溪流等级与海拔、坡度和NDVI 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 -0.09和-0.18. 溪流由低等级向高等级变化时,其 空间分布范围逐渐集中于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平缓地.低等级溪流周围的植被生长好于高等级溪流周围的植被,并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3.
根据火山岩的岩性、电性以及岩石化学等特征 ,将闵北地区阜一、二段火山岩地层划分为岩流单元、岩流组、亚旋回等不同的单元。以岩流组作为该区火山岩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 ,对该区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该区火山岩分布的规律是 :岩流组的厚度、数目由东向西呈衰减趋势 ,而在南北方向上则相对比较稳定 ;岩流组的厚度分布受断层活动的控制 ;岩流组的可对比性 ,南北方向略好于东西方向 ;火山岩岩体呈东厚西薄楔状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24.
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手语加工的脑损伤以及脑成像研究,重点阐述了如下几个问题: 1)手语基本情况介绍;2)研究手语神经机制的2种角度--脑损伤角度和脑成像角度;3)手语理解和产生的神经机制;4)手语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将中上扬子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与具有相似构造沉积背景的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进行对比研究,揭示龙马溪组页岩与Barnett页岩的相似性和变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与Barnett页岩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岩性组合和隆升演化模式,但龙马溪组页岩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的改造和叠加,不同构造单元的变形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断裂组合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裂缝,构造变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上扬子区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成藏和破坏.根据龙马溪组页岩现今的残存厚度,结合构造变形的强度,提出川南和川东鄂西页岩发育带均为有利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区带,但川南页岩发育带优于川东鄂西页岩发育 相似文献
29.
30.
一维线阵CCD边缘检测中阈值电平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测量精度的最有效手段是提高图像边缘识别精度,对线阵CCD信号的二值化问题,提出自己的实现方法.并结合这一技术在CCD检测应用的实例,进一步论述这一技术在尺寸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