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是影响注塑成形的重要因素,该文从注塑模型中聚合物的流变行为的理论入手,根据流变学原理及粘弹力学理论,建立了聚合物熔体在薄缝型内流动的压力方程和温度方程,推导出注塑成型充填过程的有限分析解;对三维薄壁箱体充填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模拟结果中压力与温度的变化情况,模具设计人员可通过预测压力与温度变化来分析充填过程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82.
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物及其EXAFS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纳米Y2O3和纳米ZrO2颗粒(晶粒的平均大小为25nm和14nm),并制得了相应氧化物的纳米压结块。探讨了纳米氧化物颗粒被压结成型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不同成型压力及不同尺寸纳米氧化物的EXAFS(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特征进行了,工与纳米金属的EXAFS谱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物块体中,晶界原子主要由氧原子组成。  相似文献   
83.
通过试验,对双缸洗衣机的振动与噪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力学模型,为一类在柔性支座上安装的机器的隔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减振降噪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
外部传感器超高频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GIS同轴结构中局部放电脉冲所激发电磁波的宽频带特征,设计出一种新型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非频变超宽带天线,用无限巴伦实现天线和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由超宽带天线、宽带放大器、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计算机组成外部传感器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所建立的GIS固定微粒局部放电模型进行检测,并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天线满足GIS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要求,建立的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GIS局部放电检测和局部放电源的定位。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以三菱FX2系列PLC为例,提出了监控风机运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86.
87.
EB病毒及化学致癌物DNP对人胚鼻咽粘膜裸鼠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8.
正臭虫本是属于东南亚的物种,而如今无论美洲、澳洲还是欧洲都有了它们的身影,这些足智多谋的旅行者往往会通过汽车轮胎的缝隙,火车头顶的行李架,飞机缝隙以及一切能够移动的交通工具,偷渡到遥远的国度。终于入秋的天气带来了一阵凉意,准备入睡的斯通,却被一声尖叫惊醒,这是他的太太从二楼的卧室发出的。斯通跑上楼发现  相似文献   
89.
镶嵌结构锗纳米晶电输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离子注入然后退火的方法制备了镶嵌有锗纳米晶的二氧化硅复合薄膜,从拉曼散射和透射电镜测量了解到薄膜中镶嵌有5~7nm大小的锗纳米晶层.研究了锗纳米晶层在常温和低温下的电输运性质.结果表明:锗纳米晶在100K~300K温度范围内符合莫特变程跳跃电导(VRH)导电,100K以下的低温电导基本上是一常数,导电主要是电子在相邻纳米晶之间的直接跃迁;经退火可消除离子注入引入的缺陷,能增加薄膜的电导;对由3×1017cm-2注量锗离子注入制备的薄膜观察到半导体向金属导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0例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1mg静注,继而以纳洛酮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持续静滴,滴速5mL/h,1次/12h.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5mg/kg,30min内滴完,8h后用氨茶碱2mg/kg静滴,1次/12h.分别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纳洛酮组有效34例,有效率94%;氨茶碱组有效27例,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与氨茶碱同等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