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采用一种新型的除尘器[1],其结构不同于常规型除尘器。外筒体自上向下渐扩,含尘气体自进气管进入内筒体后即旋转向上,一些尘土颗粒一出内筒体即被甩至外筒体筒壁获得分离,进入外筒体内的气流在外筒体的渐扩段被气流携带而上,由出气管排出,形不成较强内旋流,降低了气流在除尘器内的速度梯度及压降,降低了能耗状况,也大大降低了分离颗粒的夹带几率,提高了对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将内筒为150mm的除尘器用于超细石英砂颗粒的分离,在入口风速为26m/s条件下,其切割粒径达到1.4μm。  相似文献   
172.
硅热法炼镁预制球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硅热法炼镁物料预处理过程中,白云石煅烧时经常会损失大约5%的细粉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将白云石先造球再进行煅烧处理的新工艺.主要研究了白云石球团进行分步煅烧后,球团内白云石的烧损率、煅白的灼减量及水化活度.结果表明:白云石制团后经过分步煅烧,球团内煅白的质量完全达到硅热法炼镁的要求,并有效地缩短了白云石煅烧时间.当煅烧1h时,球团内白云石的烧损率为45%,煅白的灼减量为189%左右,水化活度为35%,球团的吸湿远远小于白云石常规烧结.  相似文献   
173.
农用光转换材料结构的剖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CaS:Cu,Eu农用光转换材料,运用XRD和透射光谱技术对材料的微晶结构进行研究,获得CaS:Cu,Eu荧光材料构态与光转换效率关系的信息,为光转换材料及其相应的光转换农膜的迅速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4.
提出了以高沥青质的塔河原油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和聚合物改性道路沥青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进行了路用性能评价。采用增延剂和其他添加剂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重交沥青;利用交联稳定剂可以制备相容性好的聚合物改性道路沥青。路用性能评价采用传统方法和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方法进行。结果表明:塔河沥青具有软化点和针入度指数高的特点;SHRP方法评价表明,尽管塔河沥青老化前后的低温延度低,但是在具有较高的抗高温变形能力前提下,能够保持优良的低温抗裂性。与其他原油制备的改性沥青相比,高沥青质塔河原油制备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和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具有独特的高、低温性能和更低的感温性。  相似文献   
175.
用壳聚糖脱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利用脱乙酰基壳聚糖絮凝剂絮凝除铜的方法.考察了氢氧化物、pH值、铜离子质量浓度、絮凝时间以及絮凝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当pH=8时,用壳聚糖吸附铜离子,水样铜离子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1时,除铜率在99%以上;即使铜离子原始质量浓度在400 mg.L-1,残液铜离子质量浓度仍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用NaOH絮凝沉淀,pH=11时,除铜率达100%,耗碱量大,不符合废水排放的酸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6.
相邻桩基施工临界时间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相邻桩基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力学模型对相邻桩基施工进行模拟,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出相邻桩施工临界时间间隔,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以达到尽量缩短桩基础施工工期、提高整体工程进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7.
对多级深度还原法制备Ti6Al4V合金粉体过程中的镁热自蔓延产物的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原料粒度、浸出温度和盐酸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酸浓度对Ti的浸出率有很大的影响.Mg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7.38 kJ/mol,反应级数为0.22.Ti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4 kJ/mol,反应级数为1.142.最终选择D50为59.4μm的镁热自蔓延产物作为原料,采用30℃的浸出温度和1 mol/L的盐酸作为浸出条件.经过180 min的浸出可将镁热自蔓延产物中的Mg去除92.1%,钛的损失率为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