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1.
光盘技术     
本文论证和简述了光盘(videodisc)系统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详细介绍了两个激光系统的操作、可靠性、存贮容量和应用。这两个系统是:(1)用于“影片”发行和各种辅助教学的日用光盘;(2)用于数字和图象存贮的高密度存贮数字光盘。数字光盘的多用性,就在于它能使大量参考文献资料藏书数字化,并能用图象处理能源文献的全文。光盘的研制和应用是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技术之一。它也是美国占优势的现代主要日用电子仪器之一。随着这个领域的进展,情报存贮和检索的新方法学必将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存储设备技术及光电技术等方面展望90年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微电子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许多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各类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13.
类比与物理     
本文从文理渗透和科学方法论角度,结合物理研究中的史实和物理教学中的经验,对于“类比”的涵义、概念、程式、应用等提出了不同于一些论著中的看法。认为“类比”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一种具有假设、猜想、发明性的思维形式;“类比”不应只有一个程式,而可以较广义的规定一些程式。文中还提出了“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体悬浮物的表观年龄与流域侵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 2000, 2005年所取的珠江水体悬浮物为研究对象, 对其碳同位素组成(14C, 13C)及表观年龄(下文简称年龄)进行了测算和研究. 结果表明, 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POC)是以现代碳为主并含有少量“老碳”的混合体; 其年龄介于540~2050 a BP之间, 其中西江、北江悬浮物POC年龄相对较老, 东江悬浮物POC年龄构成较为离散——既有较年轻的样品, 又有较年老的样品, 但以年轻的为主. 悬浮物POCδ13C和Δ14C间呈类似正相关关系, 这一关系实质上反映了流域土壤和母岩有机质在悬浮物中的构成, 是流域内15~30 cm以下剖面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河流悬浮物中的体现, 反映了河流有机质的土壤来源深度; 而流域内表层的土壤有机质因处于不稳定状态, 进入河流后很快就被分解掉, 难以表现出来. 珠江流域中, 土壤侵蚀以西江流域较重, 东江流域较轻.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材料声发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混凝土材料声发射技术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对混凝土材料声发射机理、声发射参数与力学参数间的关系、声发射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混凝土材料的凯塞效应以及新的理论与方法在声发射领域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原生植被类型, C3/C4植物的时空演化规律等, 一直是黄土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 而黄土剖面元素碳碳同位素(δ13Cec)记录可能为植被演替变化提供新的依据. 元素碳(EC)是植被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其碳同位素较先体植被变化很小, 从而可利用δ13Cec记录反演植被变化. 采用化学氧化法提取黄土高原中部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EC物质, 并进行δ13Cec分析. 结果表明, 该地区为C3, C4植物混合植被类型, 大多数时段以C3植物为主. 晚第四纪以来, 黄土高原C3, C4植物变化可能并不遵循简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模式, 而是呈现波动变化: L4时期C3植物逐渐增多, S3时期C3植物较多; L3~L2时期C4植物增多; S1~S0时期C3植物再次增多. 在古土壤发育时期中, S3, S1时期C3植物较多, S2和S0时期C4植物相对较多. 在黄土堆积时期中, L4和L1时期C3植物较多, L3和L2时期C4植物相对较多. 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 δ13Cec揭示的植被变化与孢粉资料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 与有机碳碳同位素(δ13Corg)所揭示的植被变化仅在末次冰期以来的时期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根据地方、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有计划地选择和加强专业建设,既可使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区域与行业经济发展;又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及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周斌  沈承德  孙彦敏  杨英  易惟熙 《科学通报》2006,51(10):1211-1217
通过测定灵台黄土剖面370 ka来黄土-古土壤样的元素碳含量, 结合相关孢粉资料及古气候替代性指标, 讨论了该地区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植被的关系. 灵台剖面元素碳含量谷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气候状况及变化特征, 表明气候不稳定的过渡时期, 特别是湿润转向干旱的时期容易发生大火. 各层黄土-古土壤元素碳含量变化规律为: 冰期低、间冰期高, 反映区域(或全球)生物量变化. 元素碳含量在130 kaBP前后呈阶段性增加趋势, 表明植被类型、气候格局发生了变化, CO2浓度阶段性增加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元素碳含量总体上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 可能反映了干旱化趋势的加剧. 全新世元素碳含量出现最大峰值, 反映了距今约六千年的气候突变事件, 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火灾更为频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在普通物理的教科书中,先假设在气体中只有某一个分子以平均速率 v 运动,而其他分子都静止不动,得到了这个运动分子在一秒钟内和其他分子碰撞的平均碰撞次数为其中 d 为分子的有效直径,n 为分子数密度。然后考虑到所有分子都在运动,再对上面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其数值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