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制备了大粒径明胶微球,微球平均直径约250μm.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制备的明胶微球进行后处理,得到表面形貌不同的明胶微球.用形貌各异的明胶微球作为微裁体培养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细胞粘附率不同.成纤维细胞在明胶微栽体上生长情况良好,有明显的增殖现象.其中,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的明胶微球具有孔道结构,适合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作为细胞微裁体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23.
2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自发现以来在化学、生物以及其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性能优异的新的荧光活性能量给体与受体对的不断发现,FRET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本文围绕常用的和近年发展起来的给体一受体对,介绍了FRET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和超分子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FRET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特定多核苷酸序列检测新方法—纳米金组装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亚丽  胡道道  房喻 《自然杂志》2001,23(6):335-339
基于修饰在纳米金颗粒上寡核苷酸探针与目的多核苷酸序列的互补,纳米金颗粒被可逆组装成超分子结构,这种由纳米金/寡核苷酸探针/目的的多核苷酸片段组成的复合物点滴至固相支持物上时,由体系组装诱导的聚集过程伴有红色到蓝色的颜色变化,由此衍生出比色法快速检测特定多核苷酸序列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灵敏度,可用肉眼观察结果,方法简便,成本低,本文对该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6.
利用大分子单体技术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了不同组成的接枝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g-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g-NIPAM)),通过UV透光率的测定和荧光探针技术对接枝共聚物在稀水溶液中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P(MAA-g-NIPAM)具有温度和pH值的双重敏感性,不同组成的P(MAA-g-NIPAM)具有基本相同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当溶液的pH<6时,随着pH值的降低P(MAA-g-NIPAM)的主链从较为松散的线团构象变为较为压缩的线团构象.  相似文献   
27.
28.
29.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铜(Ⅱ)、锌(Ⅱ)、铝(Ⅲ)及瑞香素二元体系.采用 SCOGS2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确定了各体系的化学模型,求得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在水—醇介质中合成N-(2-呋喃甲叉)-氨基脲(FDSC)、N-(2-呋喃甲叉)-氨基硫脲(FDTSC)、N-(5-硝基-2-呋喃甲叉)-氨基脲(N-FDSC)及各自的铜(Ⅱ)络合物,此外还合成了N-(5硝基-2-呋喃甲叉)-氨基硫脲(N-FDTSC)及其锌(Ⅱ)络合物。基于元素分析,电子光谱,电导率以及红外光谱数据确定四个络合物的组成,其分别为:[Cu(FDSC)_2]-Cl_2,[Cu(FDTSC)_2Cl_2],[Cu(N-FDSC)Cl_2],[Zn(N-FDTSC)_2]实验还考察了这些化合物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并测定了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芽孢的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