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活性氧(ROS)介导的蛋白质半胱氨酸(Cys)可逆氧化修饰对于调控植物发育和逆境应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基于荧光素、生物素-巯基特异性试剂、同位素亲和标签(ICAT)、巯基特异性串联质量标签(CysTMT/iodoTMT),以及iodoTMT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试剂联用等标记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完善为系统研究植物蛋白质氧化还原修饰提供了重要手段.综述了植物Cys可逆氧化修饰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植物LORELEI (LRE)蛋白家族是植物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AP)亚家族的一种,在拟南芥中有4个成员,分别为LRE,LRE-like GPI-AP 1(LLG1),LLG2和LLG3。这些成员在植物体内的表达位置和功能不同。LRE主要在雌配子体的助细胞、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表达,在助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另外在受精卵与胚乳中也有部分表达。LRE主要参与高等植物的双受精作用,介导花粉管接受并调控胚胎的早期发育。LLG1在植物各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在营养器官(根和叶)中表达水平最高,主要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如根与根毛生长)、盐逆境应答,以及免疫应答过程。LLG2和LLG3主要在成熟花粉粒和花粉管中表达,调控花粉管生长与爆裂,释放精子完成双受精作用。该文综述了植物LRE家族成员组成、蛋白质特征,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与逆境应答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国际)花展未来园艺设计师景点为例,研究了近5年来植物造景典型案例中的造景实践成果与功能,分析了其中影响造景功能发挥的限制因素,包括空间景观的有限性、季相表现的不可持续性、造景预算的变化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制约、学习课程与实践脱节、学校专家企业之间交流渠道受限、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教材等。因此,提出了发展植物造景实践应用的途径和策略,为培养未来园艺设计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水溶性色素,具有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等生物学功能.紫色蔬菜中蕴含丰富的花青素,其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文中总结了紫色蔬菜成色相关基因和育种的研究进展,并绘制出紫色蔬菜花青素合成调控模型简图,为进一步研究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与积累代谢调控以及特色蔬菜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观察了营养生长时期拟南芥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莲座叶中芥子油苷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拟南芥莲座叶的叶片含水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受害程度随处理时间而增强.干旱胁迫下莲座叶芥子油苷的组分未发生变化,总量先期高于对照、处理5 d时迅速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同族芥子油苷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为相似,脂肪族芥子油苷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明显且与总芥子油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吲哚族芥子油苷对干旱胁迫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不仅能够吸收、运转硝态氮,而且在植物其他生理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硝酸盐转运蛋白在氮素吸收运转、硝酸盐积累、侧根发育、激素运转以及逆境响应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括了硝酸盐转运蛋白的表达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7.
水培拟南芥中芥子油苷组成与含量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PLC-MS联用分析方法测定了水培拟南芥莲座叶和根中芥子油苷的组成和含量。水培拟南芥莲座叶和根中检测到的主要芥子油苷分别为10种和12种,其中8种为两者共有。脂肪族芥子油苷和吲哚族芥子油苷在莲座叶和根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莲座叶中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是根的3.65倍,而根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含量是莲座叶的1.51倍。莲座叶中含量最高的是脂肪族的4-甲基亚磺酰丁基芥子油苷,占芥子油苷总量的42.62%,而根中则是吲哚族的1-甲氧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的含量最高,占芥子油苷总量的29.37%。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西郊泡沼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3年5月、7月、9月、12月四次对哈尔滨西郊泡沼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共发现浮游植物59属98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绿藻。平均生物量为2511.7万个/升,绿藻占60.66%,隐藻占18.25%,硅藻占15.68%。优势种是小环藻,纤维藻,栅藻,平裂藻,尖尾蓝隐藻,啮蚀隐藻等。本文还对泡沼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水生高等植物的关系,水体的评价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鹿角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采自比利时根特大学植物园的一种鹿角蕨(Platyceriumsp.)配子体发育的过程。孢子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孔子萌发为切线型(Momose,1942);丝状体2-8细胞长,顶端细胞不明显,丝状体顶端的营养细胞都可分裂,形成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出现的分生组织发育为心脏形的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Nayar,1971);毛状体发达,单细胞的或多细胞的;假根棕色;多为雌雄异株;该配子体表现为进化性状。  相似文献   
20.
ERECTA是首次从拟南芥中分离到的一个类受体激酶基因。ERECTA在植物的叶片形态发生、花序形成、气孔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植物ERECTA家族成员的组成、蛋白质序列特征及其在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以期为深入研究ERECTA功能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