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系统科学   168篇
丛书文集   214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9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太空诱变宫颈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搭载于“神舟四号”飞船飞行返地后的宫颈癌Caski细胞进行单克隆化,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编号为44F10的细胞克隆,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成瘤能力增强;编号为48A9的细胞克隆细胞学行为与之相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为了解太空诱变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机制,从分子水平入手研究经太空诱变的宫颈癌细胞和地面对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含2747个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Oligo双通道芯片研究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抽提44F10、48A9组和地面对照细胞的总RNA,逆转录cDNA并标记探针。将实验组和对照组cDNA探针混合,分别与同一张芯片杂交后,用不同的波长扫描荧光强度,从而筛选出差异基因。44F10组有16个基因呈现差异表达,48A9组有36个基因呈现差异表达。差异性表达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转导的基因。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在44F10组中表达上调,而在48A9组中限制细胞增殖的基因表达上调。研究表明,太空诱变宫颈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导致了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2.
振动沉管灌注桩由于其承载能力高、沉降量低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振动沉管灌注桩最大直径是600 mm,基于天水客机改装货机项目中所采用的最大桩径为850 mm的振动沉管灌注桩现场施工进行实例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振动沉管灌注桩沉桩过程,得到了沉桩时桩侧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沉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加载和渗流条件下模拟黄土的湿陷过程,预测湿陷量。结果表明,桩体下沉是因为土体的剪切破坏而使得桩体贯入,在沉桩的过程中,桩侧土体的应力值不断增大,且桩端附近土体应力值明显大于其余处土体的应力值;通过桩顶设置位移值可以近似模拟沉桩过程并容易收敛,模拟值与实际值近似;沉桩阻力曲线近似为双折线。黄土湿陷性模拟结果表明,沉降过程中土体区域的水平位移较小,以竖向位移为主,离桩近的位置土体沉降较小,说明采用灌注桩对湿陷性黄土的沉降具有抑制作用。数值模拟结果可为大直径桩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3.
江苏省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1995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尺度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格局,初步分析了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县域人均粮食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全省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洪泽湖流域、里下河地区和沿海农业区中部得到加强,而逐渐从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退出;县域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地域格局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空间差异化特征;县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是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农业自然地理条件对粮食生产布局的决定性作用已有所减弱,在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驱动力对粮食生产布局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图4,参21.  相似文献   
124.
青藏高原五道梁附近多年冻土活动层冻结和融化过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赵林  程国栋  李述训  赵新民  王绍令 《科学通报》2000,45(11):1205-1211
对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2/3的多年冻土活动层进行了监测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五道梁附近地温和水分观察资料的分析,依据活动层中温度变化过程的水热的传输特征,把活动层的冻融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夏季融化过程(ST)、秋季冻结过程(AF)、冬季降温过程(WC)和春季升温过程(SW),在夏季 经和秋季冻结过程中,活动层中水热耦合特征较为复杂,水分的迁移量极大,而在其余两个阶段,活动层中的水分迁移量产小,热量主  相似文献   
125.
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架构下,文章建立了饱和油水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耦合作用的理论来模拟裂隙砂岩储层中的油-水渗流,提出了基于双孔隙固相系统变形与油水两相渗流的全耦合力学模型;在对力学模型给予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应用解耦的有限元数值解方法对裂隙储层的两相流体压力、饱和度以及储层变形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隙储层流体运动主要由裂隙变形、油/水的PVT特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6.
王休成 《甘肃科技》2022,(13):26-31
庞家梁金矿处于秦岭东西构造带和南北向天水-武都深断裂交切的地壳活动强烈的构造变异区。金(铜)矿化受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展布的断裂带、中川岩体与碌础坝岩体等控制.矿体规模不大,呈似薄板状、透镜状状产出,形态简单,矿石品位低,物质成分简单,金铜矿体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型。从区域大环境、矿体特征等成矿条件方面分析,本区成矿前景较好,认为本区块仍然有进一步勘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7.
成秋鸿  郝爱友  邢鹏遥 《科学通报》2021,66(14):1666-1677
手性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如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手性结构,以及宏观的海螺等.分子模块的不对称性堆积称为超分子手性.对超分子手性的出现、放大、转移以及反转的调控是超分子手性中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超分子手性组装体通常由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协同驱动形成,是一类具有独特手性微环境的软物质.其中,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超分子组装体...  相似文献   
128.
基于GAs/PSO组合算法的水轮机调速系统PID参数寻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GA s/PSO组合算法的P 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这种方法兼有遗传算法(GA s)和粒子群算法(PSO)的优点。组合算法种群由GA s和PSO的最佳个体迁移形成,其中GA s采用了实数编码和变异概率自适应,PSO算法采用了带指数衰减的惯性因子的速度更新算法,以加快收敛速度。通过对水轮机调速系统P ID控制器参数寻优仿真比较表明,该组合算法寻优性能比单独的GA s和PSO表现更为优异,且所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9.
2002年首次从广东引种重瓣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var.rubro-plenus)到广西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观察重瓣扶桑的物候,测定其生长量和花径,并进行不同月份、不同基质、不同处理扦插繁殖和高空压条繁殖试验,2004年还分别在柳州市龙潭公园、帽合公园和江滨公园进行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重瓣扶桑年净高生长量平均可达92.1 cm,最大年净高生长138.0 cm;茎粗生长量平均达到1.08 cm,最大达到1.66 cm;2003~2005年,平均花径由7.9 cm增大到8.7 cm.不同月份扦插以5月份最佳,不同基质扦插以全沙和珍珠岩为最佳,不同处理扦插以200~300 ppm萘乙酸和吲哚丁酸为佳,3种最佳扦插试验条件下的生根率均达到97.5%.高空压条繁殖生根率为98.2%,为繁殖试验中生根率最高.不同地点的栽培成活率达100%,生长开花正常,能自然过冬,说明重瓣扶桑能够适应柳州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大面积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30.
使用一定浓度甲胺磷农药喷洒小白菜后,测定7d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及抗氧化酶(SOD、CAT、和蛋白酶Mg^2+-ATPase、Ca^2+-ATPase)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喷药后可溶性蛋白质在第2~4天含量比对照组减小,随后呈上升趋势;SOD和CAT在第2~6天均高于对照;而Mg^2+-ATPase、Ca^2+-ATPase第1~4天与对照相差不大,第5、6天略高于对照;第7天各物质都基本还原到与对照接近或持平.说明有机磷农药喷洒后致使植物体内产生了大量氧自由基,进而诱导细胞内防御活性氧自由基毒害的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