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研究了4个木瓜Carica papaya Linn新品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表明在网室栽培下的4个木瓜品种光合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不使用遮荫措施的两个木瓜品种均为“双峰曲线”,气孔导度与蒸汽压差的响应拟合表明,在遮荫条件下,其气孔导度一YPD的负相关趋势不显,而在不遮荫栽培条件下则呈显负相关(P≤0.05)。表明遮荫使木瓜避开了午间的高光强、高温以及高湿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32.
采用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方法,对隧道洞口段桥隧相连复杂结构静动力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围岩、隧道衬砌以及桥台的相互作用,根据动力有限元的特点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分析列车速度、高跨比、桥台伸入隧道长度等,对隧道结构的静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列车速度、列车制动荷载及隧道高跨比对隧道结构的静动力受力特性影响较小,除竖向位移外,隧道其余应力及位移的变化在10%以内:对于单线桥隧相连结构,桥台伸入隧道长度应达到4 m以上,以保证桥隧相连结构处于相对较佳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933.
基于自动调焦显微视觉的MEMS运动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微机电系统(MEMS)的机械动态性能进行测试,结合自动调焦、机器显微视觉和频闪照明成像等多项技术,设计了基于自动调焦显微视觉的MEMS动态测试系统,可进行MEMS平面运动和离面运动的测量。该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组成和关键技术,并针对系统做了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平面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可达1/50个像素,在系统25倍的放大倍率下,平面刚体运动测量分辨率达到7.2nm×8.3nm;自动调焦过程迅速,焦平面定位精确,离面运动测量分辨率达到0.1μm。  相似文献   
934.
单声道超声流量传感器在选定的流速剖面,采用声脉冲传播路径上流速获取流体线平均速度,从而积算体积流量。为提高超声流量传感器测量精度,对单声道超声流量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能够精确反映声程线速度的多声道测量方式。根据Gauss积分准则给出一种18声道超声流量传感器换能器结构布局,建立时差式双传感器超声流量测量理论模型。讨论安装角度、轴向位置、轴向角等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该模型应用于某大流量水轮机效率模拟测量工程,测试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分析计算结果一致,测量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5.
针对生物陶瓷存在脆性高、韧性差无法满足接骨板所需的力学性能的问题,提出采用光固化陶瓷成形技术结合聚合物渗透法,在多孔陶瓷中渗透聚己内酯,制备出集强度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于一体的可吸收陶瓷/聚己内酯复合结构。对不同烧结保温时间下多孔陶瓷的微观孔隙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渗透时间对可吸收玻璃陶瓷/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多孔陶瓷在渗透聚己内酯前后和不同渗透时长两种情况下的增强增韧机理,并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制备玻璃陶瓷/聚己内酯复合接骨板。实验结果表明:当多孔陶瓷微观孔隙较多时,利于后期渗透工艺;渗透聚己内酯可大大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应力屏蔽和缺陷修复两种机制综合作用下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显著增加,其韧性也因聚己内酯固有韧性和裂纹桥接机制有所提升。根据该工艺研究,当烧结保温时间为120min、渗透时间为240min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强度和韧性达到最佳,为可吸收接骨板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36.
为了获得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预测模型,针对成型压力、含水率、水泥含量及高厚比对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国内外研究中的91组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用于预测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模型预测结果分别与试验结果及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回归分析方法;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与其配合比、成型压力及高厚比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回归分析模型不适用于解决此类复杂问题;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较好,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可靠地预测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平均值为1.007,标准差为0.085,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确度,能有效解决压制生土砖抗压强度与其影响因素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为压制生土砖的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7.
宁武盆地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地层广泛发育,但其煤系页岩气勘探程度尚低。本文基于宁武南区块多口钻井页岩样品的扫描电镜观测、有机碳含量测试、岩石热解测试及系列测井数据探讨了宁武南区块煤系页岩展布特征、有机质微观赋存特征和有机质丰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宁武南区块太原组-山西组煤系页岩连续泥岩厚度达到30m以上,有机质丰度平均达到2.6%,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显微组分以惰质体与镜质体为主,有机质孔隙主要发育于固体沥青,镜质体与惰质体中零星可见。构建了基于改进ΔlogR法、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对比预测精度认为反向传播(back propo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煤系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利用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宁武南区块太原组和山西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进行预测,指出研究区东北部煤系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 > 3%),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38.
随着城市夜景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对城市标志性建筑照明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楼阁式古塔这一类东方典型建筑为例,现阶段夜景照明效果满意度较低,相关研究也较少。文中通过大量的考察、测量和研究,梳理和分析了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美感表现的人眼视觉感受评价要素;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变量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能力,运用AMOS软件对影响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效果的视觉感受评价因素及因素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影响因素间关系的量化分析模型,通过对所构建模型的拟合调整和分析验证,深化了对各核心要素潜在关系的诠释,并从定量的角度阐述和剖析了各核心评价要素。最后,构建出可供实际应用且客观合理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为古塔类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和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评价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939.
为改善传统裂缝识别算法抗干扰能力差、识别精度低等问题,通过改进现有种子填充算法,建立了混凝土表存裂缝图像识别系统,实现了裂缝信息的准确提取。预处理中,提出光照不均匀系数筛选算法对图像进行快速筛选,提高了匀光处理效率;裂缝识别中,对既有种子填充算法进行了改进,使之能自动确定裂缝的生长点,并结合八方向搜索方式和相对阈值法的边界判断实现了裂缝的图像分割,最后利用连通域滤波剔除了一系列复杂背景干扰;在特征提取阶段通过引入形态学处理、毛刺剔除及节点欧式距离等手段,准确获取了裂缝条数、长宽等量化信息。与传统混凝土裂缝图像识别算法相比,该图像识别系统实现了效率和精度更大程度的统一,且裂缝长、宽值的提取误差控制在了10%以内。  相似文献   
940.
采用6种化学药剂,通过药剂灌根和撒施颗粒剂的方法对石榴金龟子幼虫(蛴螬)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剂灌根方法,4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同浓度的不同药剂之间的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药剂稀释倍数增大,防效降低,浓度增加,防效提高;其中40%的毒死蜱乳油、20%的吡虫啉可溶液剂缓效期较长。采用撒施颗粒剂方法,10%的辛硫.甲拌磷颗粒剂的缓效性优于3%的毒死蜱颗粒剂;药剂灌根和撒施颗粒剂这两种防治方法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