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对山西省的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2个角度,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计算汾河流域1995—2020年的6期景观格局指数,并获取25年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的草地、耕地、未利用地以及水域的面积减少了,建设用地与林地的面积增加了;其中耕地、草地及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表现出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转变的特征。(2)研究区景观总体上呈破碎化倾向,景观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分布异质性减小。(3)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景观形状日趋复杂;林地景观破碎度先增加,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后则相反;草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形状趋于简单;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幅减小但始终保持在第一的位置,耕地作为汾河流域的基质景观优势地位显著下降。总之,自然环境的演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得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增加耕地保护力度,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构建流域防护林体系,采取节水政策及建立汾河流域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片上互连网络的低延迟高吞吐量动态虚拟输出队列路由器,该路由器可以利用前瞻路由计算和虚拟输出队列方案将路由器延迟减低到两个周期.仿真结果表明,与虫孔路由器和虚通道路由器相比,4×4网格上的网络吞吐量分别提高了46.9%和28.6%,并且在相同输入加速比下,性能比双缓冲虚通道路由器要高1.9%.在随机合成流量下,片上网络的零负载延迟也分别降低了25.6%和41%.设计实现结果表明,路由器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2.5 GHz.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虑能源分区平衡的电源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rgⅡ)的影响,建立了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 Ⅰ C-RHR),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7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od组),CK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和卡托普利组(Cap组),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每日灌药1次,连续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左室肥厚指数(LVHI)及AngⅡ影响。结果表明:1)CK长期给药能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LVHI,H、M组与Mod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L组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CK能降低模型动物血浆AngⅡ水平,与Mod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H组下降最为明显。这表明CK对RHR的心脏重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三峡移民工程中,移民的安置处境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基于对湖南多个地区三峡移民居住地的持续调查,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分析移民和当地居民间存在的矛盾及其文化成因。移民和当地居民间经济文化、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的社会角色认知及定位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导致的文化矛盾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效促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是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阐明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之后,分析了其实施的可行性。最后,在实地调查的例证基础上,提出促进文化融合的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将ACLSV C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ρET-28a( )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筛选得到阳性克隆pET-ACP,用IPTG诱导使其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预期的22kD外壳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大量表达,并加以纯化,用于制备抗血清。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三个4,5-二氮芴-9-酮铜(Ⅱ)配合物[Cu(AFO)(bpe)2](ClO4)2·3CH3OH(1)、Cu(AFO)(C7H4O3SN)2·3/2H2O(2)和Cu(AFO)2(CCl3COO)2·3H2O(3)[AFO为4,5-二氮芴-9-酮,NaC7H4O3SN为糖精钠,bpe是1,2-二(4-吡啶)乙烯],确定了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冬眠状态乌龟尿液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冬眠及冬眠后禁食期间的乌龟,发现其腹腔内有一巨型储满尿液的膀胱泡.用荧光、紫外、全自动生化分析和液相色谱进一步分析冬眠乌龟体液和尿液中的生化成分,发现了一些与长寿密切相关的特点:1、具有独特的抗氧化特性:冬眠状态乌龟尿液在体外十几个小时内有抗氧化功效;冬眠乌龟尿液中脂过氧化物水平和老年色素类代谢垃圾物质水平都很低,2、冬眠乌龟尿液和血清中都含有多种有特殊功效的生物酶类和抗氧化物质:例如,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特别高,分别达2321mol/L和4524mol/L;抗氧化剂尿酸在血清中浓度较低,而在尿液中浓度大大提高,3、与正常乌龟相比,冬眠状态乌龟尿液中游离氨基酸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结果对于乌龟的长寿和耐应激生理机制提供了一些初步的生化解释。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替沙星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该药具有重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特征,抗菌谱广,安全性好,是一种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