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于无线数字传输的双相编码调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可变相移键控(VPSK)和甚小频移键控(VMSK)基带数字调制技术编解码原理,给出了双相码基带信号频谱的一般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机仿真得出的频谱图.对VPSK和VMSK信号的频谱
利用率作出初步估计,并提出了基于FPGA的编解码器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2.
基于步进拍卖的认知无线网络动态频谱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频谱分配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关心频谱拥有者如何将其空闲频谱动态地分配给二级用户.提出了一种基于拍卖理论的动态频谱分配模型--多卖家步进拍卖模型,其中频谱拥有者作为拍卖人,二级用户作为竞买人,其基本过程为:每个拍卖人从底价逐步抬高自己的频谱价格,每个竞买人决定是否购买频谱以及购买哪个拍卖人的频谱.所提方法的特点是:①分布式执行,复杂度很低;②频谱拥有者之间不需要信息交互,二级用户之间也不需要信息交互,节省信令开销;③最终的频谱分配结果近似于全局最优. 相似文献
23.
MIMO-OFDM系统中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要求无线通信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服务质量.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性能,MIMO技术、OFDM技术以及自适应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完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假设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针对单用户MIMO-OFDM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方案.该方案基于子载波上预编码优化设计,在多入多出信道的特征子信道中进行功率注水和动态比特分配,能在满足平均功率约束和给定误比特率条件下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贪婪算法相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同时其性能在不同的误比特率要求和时延扩展条件下, 都优于传统的波束成形和正交空时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24.
一种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OFDM系统中考虑QoS约束的自适应调制策略。算法首先通过用户的QoS约束值确定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并据此分配子载波,然后再对用户进行比特和功率分配,确定调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使系统在满足QoS约束要求的条件下使所需的发射功率最小。 相似文献
25.
一种基于连续导频的OFDM载波同步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FDM系统能否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同步性能的好坏.在对现行的几种主要的载波同步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导频的OFDM载波同步算法.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仿真,来验证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衰落信道下准确地估计整数倍和小数倍的载波频率偏差,而且不需迭代就可以达到很高的估计精度,若要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还可以进行迭代运算.可以认为该算法是一种高效的载波同步算法. 相似文献
26.
27.
提出一种用于慢衰落信道上的实用自适应Turbo编码调制方案.该自适应方案在所有衰落域中使用相同的、由码率可变Turbo编码器和速率、功率可变多阶正交幅度(MQAM)调制器组成的Turbo编码调制器,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给出了满足各种系统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并通过系统仿真验证其性能.结果表明,同时自适应调整Turbo编码调制器的速率和传输功率可以达到距Shannon容量限仅2.5dB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28.
针对多用户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存在部分信道估计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差分空时传输方案。在此方案中引入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放大转发中继协议,该协议在中继节点结合了接收选择合并和发送天线选择,仅需要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得出了最大似然差分检测方法,分析了系统的成对码字差错概率(PEP)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收发天线数、功率及频谱效率条件下,所提方案比点对点MIMO系统中的差分传输方案获得了更高的分集增益和更好的误比特率(BER)性能。且在高信噪比情况下,还优于采用相干检测的非协同Alamouti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29.
研究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译码转发的PLNC-OFDM双向多中继系统中联合子载波抑制与中继选择(JSSRS)问题,并提出两种JSSRS方法:固定抑制门限的JSSRS(FTJ)和固定子载波数目的JSSRS(FNS-J). FT-J在一次双向信息交换过程中采用固定的抑制门限进行子载波抑制,FNS-J在一次双向信息交换过程中保持抑制的子载波数目恒定不变,即活跃子载波数目恒定不变而抑制门限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子载波抑制相比,所提出的FT-J和FNS-J不仅增强了系统可靠性,而且提高了系统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在分析无线信道时间相干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子载波簇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给出了多普勒频率和时域簇大小之间的对应曲线,根据该曲线给出的设计准则可以确定子载波簇的大小.仿真结果证明,将该准则应用于自适应算法中,能够使自适应系统在反馈信息量和系统误码率之间获得较好的整体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