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利用ANSYS软件,对5个不同参数下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进行了在低周期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模拟计算,确定了各个试件的节点承载力。根据达到极限状态时节点的平衡方程,求出节点核心区总剪力,进而对其在低周期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经过节点核心区总剪力计算值与节点核心区承载力实验值的比较,发现二者吻合较好。为节点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组成中钢骨、高强混凝土、核心区箍筋的具体贡献,确定了在极限状态时的核心区总剪力的计算模型.按照叠加原理认为当达到极限状态时,钢骨、混凝土和核心区箍筋均达到各自的强度设计值,同时考虑了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和边节点的约束使得节点强度降低的因素.从而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取有效的损伤特征并提出实用的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利用核主元分析(KPCA)良好的非线性特征提取和支持向量机(SVM)在非线性映射、分类方面的优秀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特征提取的支持向量机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粒子群算法(PSO)来优化KPCA的核参数,然后运用优化后的KPCA进行损伤特征提取,最后用SVM进行模式分类并输出识别结果.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一个12层钢混框架模型进行损伤识别,并重点研究了KPCA的核参数优化模型及可分性分析、噪声程度、不同特征提取方法、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方法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取损伤特征和降低数据维数,而且具有较高的损伤识别和抗噪能力、泛化能力,且鲁棒性很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钢管混凝土核心柱在应用中存在内外不能很好地共同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钢骨混凝土组合柱。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双钢骨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影响损伤的因素,确定损伤变量和损伤模型,建立了一种适合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模型,分析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并对其损伤与位移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轴压比越大的节点其损伤值也越大,延性略差;核心区配箍率越小的节点其损伤值越大,延性略差;含钢率增加的情况下,其损伤值是降低的,但延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