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设计并搭建了单流道单相传热与流动实验装置,对变截面流道进行了强制对流传热与阻力特性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比较了不同孔错开间距对变截面流道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变截面流道传热因子j、阻力因子f与Re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冷态条件下,不同进口温度对阻力因子的影响很小,这一结论在恒热流密度下同样体现出来;在恒热流密度下,前后排孔镨开间距最大的变截面流道(TC1)阻力较大,但其传热性能最优;传热因子j与阻力因子f随着Re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孔错开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Li部分取代K对铌酸钾钠(KNN)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选用(Na0.5K0.5-xLix)Nb O3(NKLxN)的配方,通过固相法制备出优良性能的陶瓷样品;运用XRD、SEM研究不同Li含量陶瓷样品的相结构及显微组织;通过压电介电性能测试,确定Li取代K的最佳含量.结果表明,当Li的含量x=0.065时,其d33=205p C/N,kp=46.1%,εr=998,tanδ=0.047,TD=485℃.该NKLxN陶瓷性能优良,在高温压电陶瓷传感器、换能器等方面可能取代铅基压电陶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北京市PM10、CO等大气污染数据,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发现PM10与CO浓度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该相关性存在明显季节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两者污染来源的差异,获取了北京市大气中PM10自然源贡献情况:冬季自然源贡献22%左右,大约为31.4μg/m3.夏季自然源贡献为33%,大约38.1μg/m3.自然源年均贡献27%,约34.7μg/m3.冬季PM10/CO比值与温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温度越高,PM10/CO比值越大.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长江师范学院化工工艺类课程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理(理论学习)、实(实验(实训)训练)、仿(仿真模拟)、产(生产实习)、证(资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具有创新竞争实力,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化工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5.
彭浩 《科技资讯》2008,(15):104-104
本文简述了机电体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该项工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口译教学测试法的分析与评价,以及与笔者提出的两种口译测试法的对比分析,进而重新审视和探讨我国高校口译教学测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复合末制导数据融合处理及干扰效果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几种常见的复合末制导形式,结合给定的复合原则,面向工程实际,开发了用于评估复合末制导抗干扰能力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系统以地面的6部末制导传感器以及目标的GPS数据为依据,经过坐标变换、弹上复合、弹道仿真,最后给出抗干扰能力的结果,为武器系统的试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对单相逆变器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几种常用拓扑形式逆变电路在功能、效率、成本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重点对带有功率解耦电路的光伏并网单相逆变电路、H6逆变电路和前级boost+后级全桥逆变电路进行分析,介绍其中的工作原理、运行模式.最后,进行比较总结.  相似文献   
19.
P2P系统中的节点具有随机性和动态性,如何建立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是亟需解决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目前P2P系统中主要采用传递模式算法计算节点的信誉值,分析了该算法存在的信誉值评估结果失真的问题,并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信誉评估的优化算法得出的信誉值更加接近理想值,从而提高了P2P系统对恶意节点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选择硫脲为起始原料,与溴乙酸乙酯一步反应生成2-亚氨基-4-噻唑烷酮(2),与苯甲醛缩合得2-氨基-5-苯甲叉基-4-噻唑酮(3),再与取代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唑酮类化合物.通过IR,1 H NMR,13 C NM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测定了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和杀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测试化合物对肿瘤细胞KB和CNE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4a对6种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