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8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多孔介质中单相对流换热分析的流体渗流模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自然界和工程上常遇到多孔介质的渗流流动和传热传质,具体的研究分析总要涉及渗流的模式问题.本文对经典达西流和Forchheimer扩展达西流、Brinkman扩展达西流以及Forch-heimer-Brinkman-Darcy流模式作了简明、系统的整理和综述,分析其适用的场合,供理解和研究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讨论了加热丝上汽泡生成对加热丝温度的影响。说明一个活化核心的起泡对周围其他活化核心起泡的影响。以及对其自身起泡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两个核心之间起泡的相关性,分析中还发现由于汽泡生长造成的局部温度下降是加热丝表面沸腾需要较高过热度的一个原因,最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数值计算和解析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现论分析高热流下核态沸腾时干斑的相互作用,并用4种类型的金属板做了高热流下的核态沸腾传热实验,指出沸腾系统具有现两象性:流力学特性和自组织特性。在壁面温度相对均匀时,沸腾系统倾向于流体力学特性;而在壁面温度相对不均匀时,沸腾系统倾向于自组织特性。数据的分散性及不确定性主要是由沸腾系统内在的两象性引起的,而不是单屯表面特性的差异。解释了人们对核态沸腾中拐点存在与否的凝问,也指出了干斑的自组织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导出了包含流体湿润性能影响的临界过热度和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式.发现随着流体湿润性能的提高,产生沸腾危机所需的过热度和热流密度相应增加;分析了不同工质对和不同表面粗糙度对流体湿润性能以及沸腾危机的影响.分析计算的结果与现有数据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烟道气的冷凝传热与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锅炉烟气在轴流式塑料螺旋板空气预热器中的传热特性.与圆管内和圆形套管内层流单相对流换热进行了比较.具有烟气冷凝的对流换热研究反映冷凝换热与单相对流换热具有同等重要性,与纯蒸气冷凝换热有明显不同,也不同于湿空气去湿过程.采用修正后的古典膜模型对烟气冷凝的计算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伴随烟气冷凝,烟道气中所含SO2和NO2被冷凝液吸收,降低了有害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Nucleate boiling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nergy utilizat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chemical processing and nucleate boiling continues to find new applications in many new areas, such…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有传热传质效应时的Rayeigh-Taylor界面稳定性问题,导出了相应的Rayeigh-Taylor不稳定临界波长和最危险波长的表达式,并有很好的外延性.结果表明:温度梯度G1<105时,传热传质效应对临界波长和最危险波长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G1>106时,界面传热传质效应的影响就不可忽略.温度梯度会增强界面的Rayeigh-Taylor稳定性,提高临界波长和最危险波长的值,从而降低临界热负荷的预示值.  相似文献   
19.
传热学研究及其未来发展的新视角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传热学发展的历史和现有传热学的基础,指出了目前传热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所遇到的问题,对未来传热学的发展作了新的探索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薄液膜表面蒸发对降液膜传热和传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界面质扩散量级的估算表明,降液膜表面存在着可观的过度蒸发现象,理论分析指出:表面张力引发的“毛细诱导面蒸发”是这一过度蒸发的驱动力。通过关联实验数据,得到了“有效毛细半径”的表达式,将这一表达式与表面蒸发率的计算式结合得到了“毛细诱导界面蒸发”的计算式,并以此式完善了碑已地出的液膜临界热流率的预测式,对比表明,本预测式的相对偏差比已有的其他预测式的低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