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针对无源射频识别(RFID)定位问题,建立了重叠的读写器天线布局规划以及年轮式概率模型,提出了重叠年轮式定位算法,并通过Kp值修正以及双标签边缘修正实现精确定位.验证表明,与邻近算法相比,重叠年轮式无源RFID定位算法使定位误差降低了33.929%,同时定位误差概率累积分布曲线的收敛速度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2.
在通信辐射源信号有标签样本数量较小的情况下,同类通信辐射源个体信号特征提取困难且识别精度较低。对此,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的通信辐射源半监督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对少量有标签通信辐射源信号样本以及大量无标签通信辐射源信号样本进行变分模态分解提取高维稳态信息熵,利用指数半监督判别分析法映射信息熵形成个体特征,并通过XGBoost进行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来验证识别效果。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85.33%,相比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运算时间降低了76.17%,证明其在同类通信辐射源不同个体识别中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应用于公路、桥梁收费站的多通道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对组成该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思想及相互联结方式作一个描述.本系统在奉贤黄浦江大桥收费站、扬中长江大桥收费站和南宁西乡塘公路收费站等处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4.
随着对微机电系统-惯性测量单元(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MEMS-IMU)在室内定位、动态追踪等应用领域中的需求日益迫切, 使得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和实时性的MEMS-IMU模块设计成为研究热点. 针对MEMS-IMU的核心技术--姿态估算进行研究, 设计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9轴MEMS-IMU实时姿态估算算法. 该算法运用分解四元数算法处理加速度和磁感应强度数据, 计算出静态四元数; 通过角速度与四元数的微分关系估算动态四元数; 运用卡尔曼滤波融合动、静态四元数, 进而实现实时姿态估算. 针对分解四元数算法中存在的奇异值问题, 提出了转轴补偿方法对其修正, 以实现全姿态估算; 考虑动态情况下的非线性加速度分量对姿态估算精度的影响, 设计了R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 以进一步提高姿态估算算法的精度. 验证结果表明, R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能够有效抑制加速度噪声, 提高姿态估算精度; 同时, 转轴补偿-分解四元数算法能够准确估算奇异值点的姿态信息, 并且计算时间仅为原“借角”补偿方法的50%左右, 有效提高了整体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5.
在MEMS惯性传感器导航研究中,传统的MEMS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仅利用单多轴MEMS惯性传感器对移动目标进行导航定位,其测量值和噪声特性易受环境影响,此外加速度误差、陀螺仪漂移、平台框架角误差、平台安装误差等因素也严重影响传感器性能. 为此,从异质非单多轴MEMS惯性传感器互补融合角度出发,用异质双9轴MEMS惯性传感器采集移动目标原始信息,并提出互补-加权迭代融合算法. 首先对异质双9轴MEMS惯性传感器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卡尔曼滤波用最小方差估计法求解观测值. 通过估值方差和革新方程形成权值更新模型,实现异质双9轴MEMS惯性传感器数据的互补融合. 实验表明,相较传统单9轴MEMS惯性传感器导航,该算法可提高导航精度50%以上.  相似文献   
26.
针对多时钟数字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产生测试矢量的方法——安全充分捕获技术(Safe and Complete Capture Technology,S&CCT).该方法对电路系统中的时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等效时钟和串行时钟,然后确定正确的时钟捕获顺序.使用并发故障模拟器从逻辑上和时序上对生成的测试矢量进行仿真,测试矢量生成器使用该仿真信息,以避免生成失效测试矢量.实验证明,S&CCT与传统方法相比,测试矢量数目减少50%左右,不仅大大减少了测试矢量的数目,对电路的硬件开销也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