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云南雷电具有活动频繁且发生强度大的事实,为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在分析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从环流形式场、不稳定参数等方面选取预报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权重分析,建立了典型天气环流形势样本库和云南雷暴潜势预报系统.系统实现了从资料接收、资料处理、预报结果处理、产品输出和预报评分的全自动化.对系统2008年5~8月的运行结果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雷暴潜势预报系统对云南省的雷电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对具有典型天气背景的雷电总体预报效果更好,该系统为开展短时临近雷电预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K-Prototypes算法每次迭代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计算所有样本与每个簇中心的相异度以将其划分到各个聚类簇中,这导致K-Prototypes算法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运行时间急剧增加。根据在线梯度下降算法对K-Prototypes算法的迭代过程进行优化,减少算法每次迭代所需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升算法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在线梯度下降的K-Prototypes聚类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算法收敛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升算法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3.
为了模拟锅炉炉膛内部的传热、燃烧过程,为电站仿真提供可靠实用的数学模型,以计算辐射传热的区域假想面模型为基础,把锅炉炉膛沿烟气流动方向分区,以炉膛内最为复杂的燃烧器区域的燃烧与辐射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集总的方法推导出计算真实壁面和假想壁面有效辐射力的表达式以及煤粉燃尽率的计算式,然后将各个分区的燃料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联立,求解出炉内的一维温度场,以及各区段水冷壁的吸热量和热流密度。计算结果与其它文献三维模型的预测值以及实测数据非常一致,但由于模型采用了一维简化处理,收敛较快,可以满足电站实时仿真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3830/CC和分辨率为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一次南支槽影响滇西南超级单体雹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 h以上深厚持久中气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和风速随高度增加等中尺度径向风场结构利于低层暖湿空气辐合进入云体和倾斜旋转上升,形成低层弱回波区(Weak Echo Region,WER)、钩状回波和中高层回波悬垂,北侧冷平流入侵形成“V”型槽口,保障超级单体雹暴持续4 h以上,冰雹粒子强烈散射作用形成旁瓣回波.径向风辐合增强并扩展至8 km高度,回波强度、顶高、50 dBz回波高度、-20℃层回波强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VIL)等参量波动增大,尤其中气旋非常利于超级单体发展和冰雹粒子生长,在中气旋到达强盛阶段(旋转速度≥10 m·s-1)26 min内5个特征参量先后出现最大值.南支槽前中层西南气流的汇合提供水汽条件,中低层强垂直风切变提供抬升动力条件,近地层中尺度辐合线创造对流触发条件,低层温湿度锋区提供对流不稳定,而上冷下暖及低层湿度适中、中层高湿、高层干的垂直结构加剧对...  相似文献   
25.
大温差条件下多孔材料干燥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力学平衡假设并结合动态边界条件,对大温差下多孔保温材料中的水分迁移及三态相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海绵干燥过程为例给出了实验验证.在数学模型中考虑了由于温差引起的自然对流效应,分析了不同时刻海绵内部的温度、水蒸气浓度、液态水及冰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讨论了材料主要物性参数对水分传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能够实现对大温差下多孔介质中水分传递过程的准确预测;由物性参数分析的结果可知,相比于影响多孔保温材料水分传递的有效扩散系数和孔隙率两个关键物性参数而言,有效导热系数影响相对微弱.  相似文献   
26.
“20060717”低纬高原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监测资料和MICAPS 1°×1°客观分析场,对发生在云南省低纬高原2006年7月17日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层辐合区和高低层之间风向切变为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同时台风减弱形成的低压辐合区外围的高能高湿、强烈热力不稳定和中低层上升运动为雷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闪电定位网共监测到33 125闪电回击,闪电高密度出现在滇中,在0.1°E×0.1°N面积上24 h最大达594次,闪电最高峰出现在16:00~17:00之间;此次强烈雷暴过程是由多普勒天气雷达上探测到3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先后自东向西或自东北向西南影响云南省造成的,回波强度在40~55 dBz之间,风辐合、逆风区、垂直风切变、大的径向速度维持等中尺度特征有利于对流回波的发展,引起强雷暴天气和雷电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该文主要阐述的是质量控制人员在药厂车间设计所需参与的工作内容,并对制药企业药品日常生产中需要进行的质量监控的职责,体现出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实际车间生产中质量控制人员对输液产品进行监控,严格按照产品操作的SOP及工艺规程进行,并对各品种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监督和控制,对于治疗性输液的工艺流程通过质控人员的实际工作确保输液产品的质量,为保证终产品质量合格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卫星红外资料对发生在滇西南的一次MCS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移的"凡亚比"热带低压和低空东风急流为MCS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暖湿条件;整个MCS过程负地闪占主导地位,发展阶段负地闪频数波动增加.成熟阶段以负地闪占绝对优势,负地闪频数>150次/10 min,正地闪开始出现并缓慢增加,消亡阶段,负地闪明显减弱,正地闪频数剧增;MCS的3次飑线过程较好地对应着负地闪频数的3个峰期,负地闪密集出现在MCS成熟阶段云顶亮温≤-60℃的区域和前部云顶亮温梯度大值区,正地闪出现在密集负地闪后部和云团中部;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上,MCS表现为由多个不同尺度对流单体组成、具有不均匀结构的中尺度带状回波,上升气流的倾斜特征使负地闪密集出现在强回波区左后侧强度≥40 dBz、回波顶高≥10 km的区域,与最大回波区位置并不重合,回波顶高与地闪发生位置有较好的正相关;负地闪频数达到最大峰值后正地闪开始出现;飑线减弱阶段正地闪频数增加且分散在强回波后部边缘或后部弱对流回波和层状云回波上;>12 m/s的大风区不利于产生强地闪活动.  相似文献   
29.
针对空域容量评估工作对仿真航班计划的要求,以航班计划的流量分布统计特征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随机模拟法作为求解该问题的方法。经过多次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模拟法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仿真航班计划生成问题,生成的仿真航班计划各项流量统计特征均能满足要求,生成仿真航班计划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0.
在考虑飞行器结构温度约束的轨迹设计问题中,采用一般约束热流密度的轨迹优化模型存在反复迭代、不能考虑轨迹、传热之间耦合关系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传热增广的轨迹优化模型.利用空间差分将传热方程转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与运动方程组成传热增广的系统状态方程,从而能在轨迹优化中对结构温度直接进行约束.算例仿真说明了基于增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