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低电阻率油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的问题,对沙埝油田沙19断块E1f13油层岩性、物性、粘土矿物、重矿物、地层水矿化度、油层厚度、测井及试油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确实存在低电阻率油层,其成因主要包括:岩性细、高地层水矿化度和砂泥岩薄互层。利用BP神经网络,选取最能反映本区低电阻率油层特征的5条测井曲线作为解释的输入参数,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样本,对储层进行预测识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室内分析和田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经浸种处理后的黄瓜幼苗,无论在形态指标上,还是体内营养成分的增加以及产量均比对照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全氮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三者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蛋白华03早籼新品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蛋白华03早籼新品系是在1978~1988年,应用花培、化诱生物技术结合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以IR_8/二九青F_2代优穗为花培起始材料培育成的。华03比推广品种广陆矮4号早熟3~5天,广泛适应于北纬23.0~32.0°,东经107~120°范围的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地。1985~1988在江西、湖北等地大田试种结果,平均亩产稻谷400公斤以上,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6~10%,并具有较好的适口性、精米率和营养品质。它的突出特点是稻米蛋白质含量特别高,五年先后经中国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等单位分析不同产地华03试种稻米样品,其蛋白质含量平均达糙米干重的13.72%,八种必需氨基酸有六种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1973年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三个不育系和四个恢复系组成3×4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用平均杂种优势值估算,单株粒重、每穗实粒数的优势最大,千粒重和结实率的优势小。用竞争优势估算,有可能筛选出强优势的组合。杂交水稻杂种F_1的各个性状,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只有三个效应值均高且之和为大值的组合,才有可能显示出强优势。分析我们选育的组合矮选A×印菲选,产量上比对照增产23.39%,居参试组合之首,三个效应值均为正值,且之和为最大,达16.26%。这从实践上证明了理论推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研究了“矿质元素浸种及其对水稻增长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水稻品种用不同浓度不同配方的矿质元素和不同农度的尿素浸种处理后,对萌动期至两叶期氮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水稻不同品种萌发期至幼苗两叶期的氮代谢都有增强作用,其中以尿素浸种效果最好。对“广陆矮四号”而言,尿素的浓度以450—1050PP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出现的新问题,采用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式教学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系统的课程数字资源,建立了以知识点为核心的逻辑教学结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营造课前教学环境,以问题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以拓展为核心广延课后教学体系,从而形成一种与互联网+环境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中将科研生产实例引入课堂,以过程考核代替结果考核,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农进二号×C_(?7)这一晚粳杂交组合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和脂酶的同工酶的对比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表现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区带数目和颜色深度均要高于恢复系,由于恢复系区带数目较少,以致影响杂种不具有独特的区带。因而显示优势不显著。脂酶的同工酶区带数目表现差异性不大,一般都比较稳定,可作为遗传特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硅/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S)为前驱体,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Ⅱ)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硅/磷协同阻燃剂。通过电镜表征(SEM,TEM)发现该阻燃剂为硅/磷包覆结构,在详细讨论硅氧烷溶胶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该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复合制成阻燃涂层剂,用于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相对APP而言,能赋予织物优异的阻燃、高强力及防"霜化"等效果。且随着硅/磷比增加,阻燃效果及织物强力和静水压均提高,并最终稳定;随着阻/胶比增加,阻燃效果提高,织物强力及静水压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