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从抗生素生产厂污水排放口取得菌种,并在实验室中驯化、筛选出能以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好氧菌群,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得到3株菌种.进行了各菌种以0、5、10、15、20、25 mg/L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的4 d生长情况试验,同时进行了10 mg/L头孢拉定中生长4 d的菌种生长及降解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群CDB(Cefradine Degradable Bacteria),在底物质量浓度为0~25 mg/L时, 4 d内均有最佳的生长和降解能力,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株菌中,CDB3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其降解能力均较强.各菌种的生长情况与其降解能力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抗生素生产厂污水排放口取得菌种,并在实验室中驯化、筛选出能以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好氧菌群,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得到3株菌种。进行了各菌种以0,5,10,15,20,25mgL-1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的4d生长情况试验,同时进行了10mgL-1头孢拉定中生长4d的菌种生长及降解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群CDB,在底物浓度为0-25 mgL-1时, 4d内均有最佳的生长和降解能力,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株菌中,CDB3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其降解能力均较强。各菌种的生长情况与其降解能力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双酚A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急性毒性和BPA在1/2 LC50, 1/4 LC50, 1/8 LC50, 1/10 LC50亚急性浓度胁迫下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 SOD、CAT活性的变化,以探究河蚬在BPA胁迫下的生物学响应.结果显示:BPA对河蚬96 h-LC50为6.34 mg·L-1;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对BPA比较敏感,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0.63 ~3.17 mg·L-1)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两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结果表明,BPA对河蚬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累托石是一种天然间层黏土矿物,具有强稳定性、高分散性以及良好的吸附性.文章利用累托石良好的吸附特性,以其为吸附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累托石对水体中左氧氟沙星的吸附机理;并采用BET、XRF、FT-IR等表征手段对累托石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累托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比表面积为7.54 m2/g,孔径为3.62 nm,层间距为2.50 nm,其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在pH6时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达到63.38 mg/g;主要吸附机理是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6.
结合累托石吸附和吉米奇表面活性剂耐酸碱性能,用3种吉米奇表面活性剂对累托石进行插层改性,并利用XRD、FT-IR和TEM对插层改性后的累托石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实验显示,改性累托石的吸附能力与层间距成正比,3种改性累托石在25℃下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45.56,37.81、40.82mg/g.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MCM-41及Fe负载的MCM-41(Fe/MCM-41),并通过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对氯苯甲酸(p-CBA)考察其催化性能.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 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BET)表征,表明所合成的MCM-41及Fe/MCM-41具有较规则的六方孔道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MCM-41与Fe/MCM-41的加入有利于p-CBA和TOC的去除,其中Fe/MCM-41与O3具有协同效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质量分数为60%硝酸直接氧化以SAPO-11为模板、蔗糖为碳源、2步液相浸渍法合成的介孔炭,并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介孔炭的表面形貌和孔道结构发生了变化,且成功地修饰了含氧官能团,其比表面积由967.8 m2/g增大到1 015 m2/g,孔容由0.61 cm3/g提高到0.84 cm3/g.综合分析多孔炭材料在1 mol/L H2SO4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硝酸氧化后的多孔炭材料具有更大的比电容(189 F/g),比电容保持率达96.8%,以及较好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负载的Ag3PO4复合光催化剂 (Ag3PO4/HA). 对XRD、TEM 对制备出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Ag3PO4/HA降解性能良好,对银离子的利用效率较纯Ag3PO4高, Ag3PO4/HA的投加剂量,银负载量以及亚甲基蓝溶液的质量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考察了活性炭(AC)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处理珠江原水的净水效能,并与臭氧-活性炭工艺(O3-B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C/O3-BAC组合工艺对TOC、UV254、氨氮等指标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率,优化参数为:臭氧投加量50mg/h、曝气量200L/min、氧化时间15min.在试验条件下AC/O3-BAC对TOC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28.5%和50.3%,较BAC工艺分别提高16.0%和34.8%,较O3-BAC工艺分别提高4.9%和5.9%.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有利于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有利于后续的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