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1篇
综合类   20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体重对大鳍鳠力竭性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过量耗氧(EPOC)是衡量动物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为揭示不同体重鱼类在EPOC方面的适应机制,在25℃条件下对体重范围分别为低于20g、20~30g、30~50g和高于50g的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 Bleeker)力竭性运动后EPO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实验鱼单位体重的静止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2.44、2.25、2.05和1.71mg·min^-1·kg^-1;力竭运动后实验鱼耗氧率迅速上升,然后缓慢回落到一稳定水平;其力竭性运动后耗氧率峰值出现时间随体重的上升而后延,分别为1.31、1.53、1.89和4.50min;其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峰值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12.36、11.07、10.27和7.20mg·min^-1·kg^-1,该数值分别为处理前的5.36、5.04、5.23和4.22倍;各体重组耗氧率下降到稳定水平的时间分别为20、20、25和20min,在此时间段高于静止耗氧率水平的耗氧量分别为69.25、64.89、62.15和49.07mg。研究表明大鳍鳠无氧代谢能力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12.
三相逆变电源在不平衡负载条件下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相输出电压对称是对三相逆变电源的重要要求之一,在三相逆变电源中,输出电压不对称主要是由于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引起的.本文基于对称分量法和叠加原理对三相逆变电源在不平衡负载下产生三相输出电压不对称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到了输出电压正、负、零序分量不同的补偿特性.设计了一个简单可行的同步正负序参考系控制器,有效地补偿了不平衡负载引起的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畸变,保证了逆变电源在任意不平衡负载下均能维持三相平衡的输出电压.论文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3.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油源对比时最常用的方法,其在不同成熟阶段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多源或多期混合形成的油藏,单纯依靠其进行油源对比易造成油源误判。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地区油藏,为多期多源油气充填形成,由于过分依靠生物标志化合物,而且没有注意到不同演化阶段其含量的变化,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结果。将原油轻烃和生物标志化合物联用,有效地解决了该区的油源问题,并指出该区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来源的油的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即红车断阶带中北段的二叠系和石炭系储层的油属于高成熟腐泥型油,来自风城组烃源岩;中南段侏罗系和白垩系的油属于偏腐殖型成熟原油,来自乌尔禾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14.
智能井控系统是应用计算机对井口回压进行监测和实时控制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系统采用计算机电液比例闭环控制。通过研究建立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PID控制和专家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石油天然气井控的相关知识实现对井控节流系统的计算机自动控制。该系统在塔里木现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系统工作稳定、压力超调量小、控制准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提高水套加热炉的可靠性并延长其安全使用寿命,对于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障树分析方法是从分析失效因果关系中的顶部事件开始直到底部事件。它是由果到因、自上而下地进行分析,具有简明、直观、灵活的特点,是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的有效方法。文中对引起水套炉发生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以水套炉失效为顶事件的失效故障树。通过对水套炉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得到了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通过对水套炉失效故障树结构重要度的计算,找出了底事件的薄弱环节,由此确立了水套炉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水套炉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6.
进行了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填砂管多孔介质中动态成胶及其运移过程实验,确定了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填砂管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成胶时间,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填砂管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动态成胶时间大于静态成胶时间,在该实验条件下,动态成胶时间为9~11天; LPS运移实验说明了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填砂管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传播性。  相似文献   
117.
防止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储层损害是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建立了可定量评价原油沥青质沉积所引起储层损害的新方法,并对沉积过程中影响损害程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另外,建立了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作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并筛选出适用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YZ-06和DA-80以及沥青质沉积清除剂L-01和L-02,从而形成了从室内评价沥青质沉积引起储层损害到化学方法控制该损害的储层保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8.
海洋深水钻井过程中如钻遇浅层含气砂岩,气体进入钻井液,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易形成气体水合物,并堵塞井筒、环空或防喷器, 严重影响钻井工程。利用自制四氢呋喃旋转试管测试平台,实验研究了海洋钻井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无机盐、有机盐、高分子聚合物)对气体水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有机盐能很好地抑制水合物的形成,而聚合物在高浓度时才会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低浓度时则会促进水合物形成。  相似文献   
119.
在套管射孔压裂井中,存在影响井生产动态的裂缝伤害:瓶颈裂缝和压裂液滤失形成的滤失带伤害。运用分析方法研究了上述伤害对井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裂缝伤害都会降低压裂井产能,与滤失带伤害相比,瓶颈裂缝大幅度地降低了井产能,最大降幅达7倍。虽然压裂液滤失对井产能的影响没有瓶颈裂缝那么大,但也降低多一半。在实际施工中,应采用各种措施消除瓶颈裂缝和减小压裂液滤失。  相似文献   
120.
黑墩目标区是新疆三塘湖盆地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在燕山晚期—喜山期遭受强烈挤压作用,地层变形强烈,构造复杂。搞清楚目标区的构造特征成为寻找油气的首要任务。通过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及可视化计算机技术对目标区三维地震数据体的解释,客观地认识到断层转折褶皱、生长断层转折褶皱及复合型三角构造楔是黑墩目标区的主要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