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姿态算法是捷联惯导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在对传统三阶泰勒展开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更有效的四阶泰勒展开法,并在典型圆锥运动环境下,对3种算法进行了姿态角误差仿真分析,从运算精度与速度上考虑,得出四阶泰勒展开法比三阶泰勒展开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都更具优势,为姿态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2.
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使用条形码扫描,是今后市场流通的大趋势。为了使商品能够在全世界自由、广泛地流通,企业无论是设计制作、申请注册,还是使用商品条形码,都必须遵循商品条形码管理的有关规定。应用条形码是进行档案管理与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3.
在Hilbert空间中,首先利用距离投影算子技巧证明了由Aoyama,Kohsaka和Takahashi构造的关于非扩张映像族的收缩投影方法所生成的序列是有意义的;其次获得了非扩张映像族有公共不动点的几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4.
MotionEstimationBasedonGlobalandLocaCompensabilityAnalysisTXMotionEstimationBasedonGlobalandLocalCompensabilityAnalysisFanJin...  相似文献   
195.
PDC切削齿与岩石相互作用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使用可以加载钻压的试验设备,在不同钻压、切削面积、切削速度和切削齿后倾角条件下对不同性质的岩石进行钻进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新的PDC切削齿与岩石相互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切削面积是影响切削齿受力的主要因素;切削齿受力随切削面积、切削齿后倾角和岩石可钻性级值的增大而增大;切削齿受力与切削速度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6.
为了解决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有效工作频域较窄和主动质量阻尼器(AMD)的控制力存在时滞效应的问题,提出在TMD中嵌入磁流变阻尼器(MRD)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TMMRD。采用模糊控制器取代传统滑动模态控制(SMC)的不连续"开关"式控制和等效控制的不确定性规则,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自适应模糊控制律,结合改进的限幅最优(MCO)控制算法提出适合TMMRD的自适应模糊滑动模态半主动控制(ASMC/MCO)策略。运用TMD被动控制、ASMC/MCO半主动控制、ASMC主动控制和线性二次型高斯(LQG)主动控制分别对一座30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ASMC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明显优于LQG;ASMC/MCO控制和ASMC控制下的减震效果明显优于TMD控制和LQG控制;ASMC/MCO的半主动控制力与ASMC的主动控制力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97.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乳化沥青的乳化和稳定机制进行研究。选用结构不同的基质沥青,基于改进的B-L法,构建三维无定型平均结构;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水/乳化剂/沥青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界面形成能、界面层厚度、扩散系数等参数研究沥青与乳化剂相互作用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模拟技术能够有效表征乳化沥青乳化和稳定机制;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界面形成能增大、界面层厚度增加、分子扩散系数变小,乳化剂单层膜的稳定性增加,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增强;对于不同的沥青体系,具有高芳碳率、高环烷碳率、高芳香环缩合度、低烷基碳率的沥青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越强,界面形成能绝对值越大、界面层厚度越大、扩散系数越小,乳化剂降低沥青/水界面能量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98.
以镀铝锌渣(GAS)为原料,采用"混合酸浸及加碱聚合"两段法合成复合铝锌铁(PAZF)混凝剂,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及扫描电镜(SEM)研究其制备过程的微观表现,然后与聚合氯化铝(PAC)对比研究其对染料废水的混凝特征。结果表明:酸浸及聚合的较佳时间分别为3和5 h;酸浸取物主要为锌、铝、铁的盐类及3种金属的硫酸氯化盐类;聚合形成了与金属盐类完全不同、具有不同吸收波长、种类较多的聚合类物质,且其结构随聚合时间的延长不断调整;随SEM放大倍数的增加,PAZF表面形貌发生很大变化,PAC基本无变化;放大4000倍时PAZF表现为一种表面积较大、较为匀称的褶皱式微观结构,放大8 000倍时呈现为较为匀称的网状菜花头式微观结构;PAZF应对水质变化的投药量范围宽于PAC,且去除浊度及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比较吻合,而PAC去除两者的最佳pH范围不同;PAZF具有的混凝特征取决于其独特的微观表现。  相似文献   
199.
提出一种具有4个分流喷嘴的新型取样器结构,根据分流比和取样流体气、液流量确定主管路气液相流量。为保证取样流体的代表性,采用"流型调整"与"阻力控制"两种方法抑制相分离的发生。建立气液两相流数值模型,模拟气液两相流在取样器中的流动特性。在气液两相流试验环道上开展试验测试,流型包括波浪流、段塞流及环状流。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气、液相分流系数接近理论值0.25,其主要取决于分流喷嘴的数目,不受流型、气液流速等参数波动的影响,流量测量误差小于±6.0%。该取样计量装置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维护费用低的优点,可代替传统计量分离器,实现气液流量的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200.
 采用重新拟合的σJ/ψN数据计算核吸收效应,并结合能量损失以及核遮蔽效应因子.研究了E866、RHIC和HERA上J/ψ粒子产生中微分截面比R的xF(或y)分布,结果与最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论表明:所选用的介质效应模型能较好地再现实验数据,体现冷核效应的幅度,尤其是RHIC的正快度区域(y>0)及HERA的负xF区域.文末还给出了对LHC上产值数据的预言.对冷核介质效应的研究,能协助甄别热核反应中的产值抑制是否预言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标志,从而有助于对QCD物质特征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