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校图书馆设立科技查新机构的意义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科技查新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论述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科技查新的优势、意义和作用,指出了查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检索系统,从年度、期刊类型、主题等方面对研究汇文系统的论文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做出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搞好教材建设、重视素质教育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拟南芥保卫细胞微管骨架的重排参与NO诱导的气孔关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FP:α-tubulin-6转基因拟南芥为材料, 利用药理学实验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微管骨架在NO诱导气孔关闭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 结果表明: (ⅰ) 微管特异性抑制剂长春花碱和NO供体SNP均能诱导气孔关闭, 并且长春花碱能加强SNP对气孔开度的抑制作用, 而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则部分抑制了NO对气孔关闭的诱导作用; (ⅱ) 开放气孔保卫细胞中, 大量周质微管从保卫细胞的背壁向腹壁呈辐射状整齐规则地排布, 并且几乎所有微管纤维都与保卫细胞腹壁成90°垂直; (ⅲ) 同一条件下保卫细胞经外源NO供体SNP光下处理30 min, 保卫细胞内整齐的辐射状微管逐步散乱, 微管部分解聚, 纤维数量减少, 部分交错扭曲, 排布方式也由与腹壁垂直转变为倾斜, 说明微管骨架可能参与了NO诱导的气孔关闭; (ⅳ) 进一步研究发现, 胞内Ca2+螯合剂BAPTA-AM可以大幅度削弱由NO诱导的气孔关闭作用, 而对长春花碱诱导的气孔关闭无明显影响; 开放气孔的保卫细胞经SNP处理后, 再施加BAPTA-AM, 散乱的微管骨架排布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步趋于正常, 到30 min时基本恢复成辐射状, 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区别, 表明在NO对微管排布的调节机制中有Ca2+参与. 综合以上结果推测, 在NO调控的气孔运动中, NO可能是通过调节胞内Ca2+来促进微管骨架系统的重排, 进而影响气孔的开关运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加热再生法将废弃活性炭进行再生并资源化利用,减少废活性炭造成的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实际存在的复杂网络是稀疏的,即网络平均度远小于节点数:k—N.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一性质的起源,它对于网络功能与网络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可能的应用价值的研究还都远远不足.实际上,稀疏性与网络的其它拓扑性质密切相关.近几年来,人们对复杂网络稀疏性的相关效应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还缺乏原理性的探讨.从统计物理的视角出发,稀疏性应当被看作复杂系统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涌现性质,而不应当是现有模型中先验的前提.本文拟就复杂网络稀疏性的统计物理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针对此情况,本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整数小波变换的数据隐藏的算法.该算法把秘密数据先进行无损加密和压缩,而后嵌入到图像整数小波变换后的高波子带系数中.解决了提取信息中的虚假信息取舍和小波反变换时的灰度值溢出问题.对比实验表明:能够嵌入大容量的数据,而且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外文期刊订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博弈理论对印刷版与电子版外文期刊订购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馆际互借、资源共建共享是各高校图书馆奋斗的目标。尤其是对纸质外文期刊的共建、共享应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的读者对外文期刊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风景区内接待区建设存在的“城市化”现象,文章从接待区建设规模控制、建设风貌引导以及居民社会问题的解决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