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36篇 |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4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为了求解势流问题边界积分方程,以简单格林函数为基函数建立了势流问题边界积分方程,并对求解积分方程的几种数值方法一直接法,迭代法和多极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介绍,通过无限静水面下一偶极子作用问题的数值计算,对上述几种方法的运算速度和内存消耗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快速多极子方法比另外两种计算方法在计算量和计算机存储量方面更加优越,可以分别降低到近似O(N)数量级,建议将快速多极子方法应用于大型计算问题中。 相似文献
93.
大功率混合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发射装置在连发时其储能电源对电网瞬时功率需求极大、一般电网难以承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储能方式及其控制策略。该方式将蓄电池与脉冲电容器进行复合储能,采用多组蓄电池串联充电的新型拓扑结构,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时序触发控制策略,可以精确控制在不同时刻将多组蓄电池逐步接入电路对脉冲电容器充电,实现了对脉冲电容器的近似恒流充电,使脉冲电容器快速、高效地达到所要求的电压值。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储能方式合理可行,在时序触发的控制策略下可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将蓄电池能量传递给脉冲电容器,使功率逐级增大,从而降低网侧的瞬时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94.
表面活性剂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浸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硫杆菌氧化还原态硫产生硫酸来浸出磷矿的过程中,采用加入不同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促进细菌与矿物的作用,提高浸磷率。通过测量浸矿溶液的pH值及菌浓度以及磷的浸出率来评价表面活性剂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浸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吐温20、吐温60和吐温80都可以使浸矿效果得到改善,其最佳用量分别为10,10和100g/m3;吐温60的效果最佳,当其用量为10g/m3时磷的浸出率比原来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95.
硫醇类物质是南方某江排洪时饮用水中嗅味的主要致嗅物质。以乙硫醇为典型致嗅物质,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对乙硫醇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对乙硫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臭氧氧化是去除乙硫醇的关键工艺,活性炭发挥的作用有限;去除乙硫醇嗅味的适宜臭氧接触时间是15 min,当水质变化不大时,完全氧化水中乙硫醇所需要的有效臭氧投加量(mg/L)为乙硫醇初始浓度(μg/L)的0.04倍。当进水乙硫醇浓度大于100μg/L时,需要增加适宜的预氧化处理,与臭氧活性炭联用才能有效去除水中硫醇类致嗅物质产生的嗅味。 相似文献
96.
97.
以单链抗体为元件构建的基因工程双价抗体分子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融合蛋白的亲和性及抗肿瘤活性分别较衍生因子的功能及活性有所变化.合适的链间连接肽(Linker)可以赋予单链双特异性抗体更适于临床应用需求的生物学活性,如何优化选择或设计Linker则成为构建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的关键步骤.在对影响融合蛋白亲和性及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同源模建后分析衍生因子的构效关系、衍生因子分子之间相互影响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综合考虑影响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相关因素,尝试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Linker的优化设计.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对麦草碱木素在强碱性离子液体[Bmim][OH]溶解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解析,并对溶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微波加热辅助溶解,实验条件如下:微波功率500 W,温度90℃,反应时间30 min,固液比1:10.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二维异质单量子相干核磁共振(2D HSQC NMR)、瞬时高温热解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碱木素在[Bmim][OH]离子液体溶解过程中其芳香环结构保持稳定,主要发生了侧链取代或单元连接间含氧基团的脱除,溶解后再生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轻微下降,分子量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再生木质素的不饱和度增大,这是由于溶解过程中发生了脱水反应.二维核磁共振光谱与Py-GC-MS分析表明,在强碱性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的溶解过程以大分子中β-O-4′键的断裂最为明显,β-β、β-5次之,S/G比例明显降低.文中成果为碱木素高值化应用的相关理论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