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杜全胜  张晓瑞 《科技信息》2013,(13):436-437,466
根据河口村水库开发任务的需要,引水发电洞兼顾供水和引水发电的双重任务,以满足下游工农业用水的需求。发电洞进口型式经竖井式和塔式方案比选后,最终确定采用塔式进水口;同时为满足环保需要采取分层取水布置方案。发电洞洞身相对较短,在未设置调压室的前提下,优选主洞经济洞径选用3.5m;大小电站均为一洞两机布置方案,分岔处均设置钢岔管,钢岔管采用月牙肋型。  相似文献   
32.
抽样调查了安徽省滁州市348例(男212,女136)汉族的9项头面部遗传学指标(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关系,并与国内其他族群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仅有上眼睑皱褶、凸鼻梁和尖形发际出现率在性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仅鼻孔形状-内眦褶一对性状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选取的17个族群中,安徽汉族的内眦褶、上眼睑皱褶和有耳垂的出现率居较低水平,窄鼻孔和尖形发际出现率居中等偏低水平,铲形门齿出现率居中等偏高水平,凸鼻梁、突型下颏和卷发出现率居较高水平;(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徽汉族的头面部9项群体遗传指标具有南方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安徽省滁州地区成年人的头面部变化特征,在安徽滁州的城市和乡村分别调查了汉族690例(男为351例,女为339例)成人的头面部体质指标,计算了头面部体质指数,并且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对该地区汉族的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1)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下颌角间宽、形态面高、鼻高等8项指标与年龄呈正相关.(2)唇高、上红唇厚度、头宽、额最小宽、头最大围、眼外角间宽等6项指标与年龄呈负相关.(3)随年龄增长,安徽汉族上眼睑有皱褶率增加,有内眦褶率明显下降,眼裂变窄,眼外角高率下降,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高度低型率下降而高型率上升,上红唇厚度的薄型率明显增加,鼻翼宽的中等型率下降而宽阔型率上升,颧骨突出度增加,鼻根高度下降.(4)随年龄增长,形态面指数、头面高指数增加,口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34.
应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安徽滁州地区694例汉族成人的12项围度值,包括头围、颈围、平静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情况,并与国内的少数民族族群和部分汉族族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安徽滁州地区城市汉族男性的围度值均高于乡村男性,除前臂围外,城市男性与乡村男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城市女性除头围和大腿围外,其他围度值均高于乡村女性,在头围、颈围、前臂围和上臂最大围方面,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安徽虽地处偏南,但根据聚类分析,安徽汉族与我国北方众多族群一样,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  相似文献   
35.
对江苏省淮安市336例高中学生(男125例,女211例)抽样调查的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包括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资料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除叠臂和起步类型外,其他5项指标右型率均高于左型率;(2)除叠臂和叠腿外,其他5项指标性别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与现已调查的国内其他族群比较发现,江苏汉族利足右型率(95.24%)处于高等水平,扣手右型率(54.46%)和利手右型率(94.6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叠腿右型率(75.60%)处于中等水平,叠臂右型率(49.40%)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起步类型右型率(37.80%)和优势眼右型率(62.50%)处于低等水平;(4)利足与利手、利足与叠腿这2对性状特征间相关性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右型-右型率显著高于左型-左型率.  相似文献   
36.
为使车辆在底盘测功机试验中具有实车道路试验的效果,需要为其室内试验系统创建更为接近实车道路试验的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环境为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根据车辆底盘测功机试验的功能,通过分析虚拟环境下试验系统的技术需求,构建了虚拟环境交流底盘测功机试验系统,分别设计了其虚拟环境子系统、测功机和电气子系统,以及测控子系统.通过对虚拟现实、动态加载控制和试验系统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分析和应用,开发了Prescan软件的虚拟环境、Links-RT支撑的动态加载控制和DDS平台上计算机网络实时通信的底盘测功机试验系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底盘测功机试验与室外道路试验的受控速度误差在1 km/h的试验精度要求范围内,试验结果变化趋势一致,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37.
基于BEPS生态过程模型计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平均最高及最低气温及降水数据,采用Sen+MK趋势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2010~2020年NPP变化趋势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利用复相关系数探究气温和降水对NPP的驱动影响情况,并通过土地覆盖类型变换侧面反应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2010~2020年NPP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黄河流域NPP受降水驱动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为内蒙古及山东沿海地区,内蒙古、山西、陕西3省交界处主要受到平均最高气温驱动,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则主要受到平均最低气温驱动;其中,黄河流域NPP的低值区域受气象因子驱动明显,NPP高值区域面积有所扩大,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类型大量向对NPP增长有利的方向转变,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