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基于模糊神经理论的深井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井煤层底板突水是一个复杂的水文地质力学系统,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彼此关联和相互耦合.在“九因素学说”的基础上,笔者通过隶属函数和隶属度实现各因素数据的规范处理,选取相对保守合适的参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选取深井回采面突水实例验证模糊神经模型,得到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之间的权值系数矩阵,最终以绝对影响性系数衡量各个主控...  相似文献   
2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矿区地表开采沉陷损害等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开采沉陷是一种作用力集中、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它受地质条件和采矿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属于复杂的非线性力学问题,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这给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基于突变理论,研究了突变级数法在矿区地表开采沉陷损害等级预测中的应用。选取了某开采沉陷区的10个点作为样点,通过分析采空区长度、采空区宽度、开采深厚比、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预测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学习样本突变级数值。结果表明,该区开采沉陷损害A级与B级的突变级数临界值为0.91,B级与C级的突变级数临界值为0.85。利用检验样本对突变级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从而证明突变级数法对地表开采沉陷损害等级预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
矿井巷道支护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的采掘平衡和生产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巷道支护领域知识的特点,介绍了系统采用的推理方式、控制策略以及系统的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4.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采技术的多样性,目前底板水的运移及突水量预测仍然较为困难。根据五沟煤矿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概化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GMS软件,建立1016面开采涌水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深入系统地研究五沟煤矿1016工作面底板岩层破坏机理和突水条件以及为煤矿防治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矿井巷道支护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的采掘接续平衡、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本文分析了巷道支护领域知识的特点,介绍了所研制系统采用的推理方式、控制策略以及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与预测方法,完成了系统的流程设计与程序设计。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并高度模块化,便于对系统进行修改和扩充,为完善矿井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了获得覆岩离层充填后地表沉陷与覆岩破坏的效果,采用点、线结合的办法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监测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规律,在井下采用仰孔分段注水法及前端泄露式多回路注(放)水系统对东滩煤矿14 308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条件下采动导水裂隙带的破坏特征进行了连续探测.结果表明:离层注浆条件下地表的减沉率达到了38.5%,离层注浆时的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值略高于正常条件下的高度值.综合评价效果为类似矿井的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工作4.0×10^4h后的GH132合金的组织变化,分析了GH132合金在高于650℃短时过时效条件下的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合金组织基本稳定,变化不甚显著 ,不论是在低温长期时效,还是在短时超温过时效,σ相、aves等脆性相均不会产生,经过过时效后合金所产生的组织变化仅仅γ相的补充析出,聚集长大,以及η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28.
以河北省下花园煤矿构造煤为研究对象,通过一些先进的实验手段,对该矿构造煤的特征进行了微观定量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构造煤容易发生突出的原因,从而加深了对构造煤的认识,为突出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316L不锈钢/Y-PSZ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RH-3型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316L不锈钢/Y-PSZ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T10钢(HRC 45)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考察了316L不锈钢体积分数(30%~50%)、颗粒尺寸(10.8~51.6μm)及对偶环转速(200~280r·min-1)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16L不锈钢含量的增加和颗粒尺寸的增大,或随着对偶环转速的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下降.在本文研究条件下,除个别情形外,所制备316L/Y-PSZ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T10钢;当不锈钢体积分数为30%、颗粒尺寸为10.8μm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达到T10钢的3.0~3.2倍.316L不锈钢/Y-PSZ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316L不锈钢颗粒剥落和Y-PSZ基体层片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