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磁流体Co-硅油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磁流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磁性纳米颗粒的链状排列的细节,本文对一种组分为Co_硅油的磁流体试样进行了光学和电子显微分析.在外加磁场和表面张力作用下,当磁流体的磁化强度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时,磁流体的自由表面呈现许多宏观分离的立体锥状液柱形貌,这种现象与磁粉在磁铁作用下极为相似[1~4].在磁流体中,磁性颗粒由于被稳定剂改性,已与载液胶溶为一体.因而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使磁流体液柱升高.此时磁流体的磁能降低,而表面能增大[1,4].将磁流体薄层放置在一磁场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还可得到各种不同的表面扰动形貌,…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雷州半岛四种桉树(柠檬桉、窿缘桉、雷林1号桉、草律桉)的化学成份并测定了它们的纤维形态。 我们对四种桉树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了纸浆得率明显地按下列顺序下降:柠檬桉,草律桉,雷林1号桉,窿缘桉。其中柠檬桉的制浆性能较好,而窿缘桉则不适宜于制浆造纸。 在此基础上,对柠檬桉又采用了烧碱—蒽醌法和硫酸盐—蒽醌法制浆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找到了烧碱—蒽醌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醌型添加剂在碱法制浆中加速脱木素和提高得率的作用机理亦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正>对柠檬桉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进行了化学成分全分析,测定了两种黑液浓度与总固形物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黑液粘度与温度、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黑液固形物中碳、氢、氧、氮、硫、钠等元素含量和热值。从分析结果得到的数据看,柠檬桉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可以采用传统的碱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幼龄马尾松制浆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短周期工业材制化学浆的需要,测定了11年生马尾松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研究了硫酸盐法蒸煮特性、漂白性能和强度性能,并和30年生成熟马尾松相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11年生幼龄马尾松的制浆性能比30年生的虽差些,在漂白性能、打浆性能方面又稍优于后者。所以采用幼龄马尾松制浆造纸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低龄厚荚相思木的制浆造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年和6年生厚英相思,在各自的最佳硫酸盐法蒸煮工艺条件下,制取相近硬度的浆料,比较蒸煮、打浆、强度及漂白性能,进而对其制浆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对南通造纸厂提供的芦竹采用碱性亚硫酸钠法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浆的得率、浆中戊聚糖的含量随着亚硫酸钠与总碱的比数(均用Na_2O计)的提高而增加,但浆的高锰酸钾值却呈“N”形变化。原料经热水预处理和未经热水预处理总碱用量可以分别下降到16%和17.5%(NaOH计)。当亚硫酸钠与总碱比数控制在82—87%范围时,浆的得率在50%以上,浆的白度、戊聚糖含量比较高,而浆的高锰酸钾值却比较低。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杨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投影显微镜测定了意大利杨木(I—214、I—72、I—63、I—69)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和腔宽,其结果为:纤维长度1040—1130微米,宽度22—24微米,长宽比45—47,壁厚2.38—3.06微米,腔宽10.92—13.88微米,壁腔比0.37—0.49。分析了四种意大利杨木的化学组成,其结果为:灰分0.52—1.03%,热水抽出物2.14—3.45%,苯-醇抽出物1.84—2.24%,1%氢氧化钠抽出物17.84—21.88%,木素22.37—23.40%,酸溶木素1.72—2.38%,综纤维素77.35—80.62%和戊聚糖24.48—27.17%。 从纤维形态看,意大利杨木纤维较短,但是纤维的长宽比较大和壁腔比较小,从化学组成看,意大利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较低,蒸煮时碱消耗低,生产化学浆的得率较高,得到的纸浆易漂白。因此,意大利杨木是制浆造纸较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